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诸人也已听到,希望你们亦将他们视为我族中人,互帮互助c邻里扶持,不可差别待遇。”又看向良玉吩咐道:“你回去后,将族中训诫一一传告他们几人。”

    良玉颔首称是。

    只见那不足两岁的令姜看着堂内气氛怡然,似乎都很是愉悦,尤其那廷谔,虽然不答话,却满脸神采,颇是欢喜,便从母亲怀里脱身下来,跑到廷谔身边去拉他的袍衫,教紧张的廷谔一时不知该不该抱起她来,尴尬在那里。

    族长看得他满脸通红,不禁哈哈一笑,继而引得堂内众人哄笑。

    未几,这庙堂之内人人皆是叉手礼散去了。在回家的路上,只见良玉带着令欢,而序怡却带着令姜并未一起归来,十一出庙堂时回身看了一眼,只见那序怡抱着令姜上得前去与那族长旁的老妇人欢笑晏晏,令姜直投其怀。那老妪寒雪侵鬓c面染微霜,脸型唇角与序怡颇为相似。

    回来的路上,不时有调笑的儿童稚子在一旁看着,眼睛里满是新奇,甚至相互间推搡,却又没有勇气上前来。

    “这些孩子啊,过两天,你就能在族里学堂看到了,喏,”良玉指着村中另一个小山坡,其上几座低矮的高檐腾掀的房子,其中一座还是两层的建筑,在这陈家村里,堪称是第一精美的房子了,较之刚才那庙堂,更为庄严肃穆。“那就是学堂,村里每年会选3人在此执教,不用下地干活。”

    “这村中,都学些什么?”十一好奇。

    “因为大唐推崇儒释二家,所以这两门是必学之课。还有一些道家,但多是黄门之学,所以只学了些其中经典,并不深入。医学,也是要学的,村内时常会组织几位有悟性的孩子大人一起下山短住一些日子,为村镇诊治,一来是换些吃的用的,二来也是锻炼技法c增广见识,不至于彻底与外界隔绝。”良玉说着,便放了令欢的手,去跟旁边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去了,待得她还未走远,又忽地想起了啥,补了一句叮嘱,“记得回家吃饭,否则你娘可是不会饶了你的。”

    良玉可舍不得他家这俩小宝贝,溺爱都尚且不及,遑论要在她们面前作恶人。所以这话一出,只惹得芸娘扑哧笑出来。

    “对,还练些武,只是愿意学的人不多。”良玉想起来,又迟迟来了一句。

    “为什么学的人不多?”十七边走边把脑袋侧向良玉一问。

    “陈家村这百年里,都十分太平,所以习武捍家似乎就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是习武辛苦,要想略有所成,非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可,这苦头,可不是谁都吃得了的。”

    “那为何你的武功却如此精湛?”十一想起来那日良玉夺刀c以一敌四。

    良玉笑了下:“我自幼本非在这陈家村,而是来自秦淮大别山一带。噢,对,你们来自大漠,自然不清楚了。”他皱眉想了下,继续道,“也就是靠近江南一带。十一作为佛僧,想来应该知道白马寺,对吧?”

    白马寺,为汉明帝敕令在洛阳所建。为纪念白马驮经,故名“白马寺”。曾是华夏第一伽蓝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十一自然不会不知道,点头称是。

    “民间有句俗语,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这白马尖,便是大别山的最高峰了。我啊,就来自这大别山中。”

    “可是,这与你武功高卓,又有何关系呢?”十七仍然疑惑不止。不过是一个山的名字而已。

    “哈哈哈。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我故乡所在何处,结果你们毫无所知。看来你们几个确实也要在这学堂里好好学上一学。”这话一出,十七就讪讪一笑,良玉继续说着,“芸娘应该是知道的。这秦淮一带,多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几百年前更是修罗场。大唐这两三百年里,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平定,但是始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