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当天不巧的是下起了小雨,我十分有印象的是,村里头但凡有年长的人去世的话,当天或者往后几天都会下雨,师父说解释起来也很容易。淋着墓,代代富!依照民间的传说:几辈子的积德才能修来的好运气即来的兆头。也就是上一辈子的人去世后的墓葬时,要是下雨能淋着入土时的墓,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也许是在当时的一个封建迷信罢了,往后的许多年里我也没瞧见村里头出了啥大人物,那会儿家中若是有小孩儿考上大学都该去十里外的菩萨庙里烧高香了,更何况当个官许多年后村里才慢慢有了气色,在那之前去往城镇的路还是市政府出资建的,不然谁会有这本事
当然话题是扯得有些远了,反正是我这辈的人混的实在有些不堪,我的童年虽然是在这里度过,但往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便离开了这里,离开了故乡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虽然走的道儿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但这也是属于后话现在我们暂且不提
在说我们下葬那日虽下起了小雨,但丝毫不影响事情的进展,师父选了另外一块风水宝地得以安葬,所谓风水宝地是指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c舟楫c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c缓坡c阶地c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葱葱,既可涵养水源c保持水口,又能调节气候,获得一些柴薪。这些不同的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也就是古代建筑风水中始终追述的“风水宝地”。
故乡里放眼望去,大小山丘不计其数,细水长流蜿蜒曲折,实在乃安葬之宜也,经师父这么一点拨,那可以说故乡宝地漫山遍野,这些天然的宝藏也是那些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木棺材底架着两巨木分别由四个壮汉抬动,看似好像有些分量,因为出发点与目的地距离甚远外加下雨路上有些湿滑颠簸,所以难免会有走走停停休息几次的时间。
本来是打算等到雨停之后再出发的,可人家王全华不乐意啊,他娘亲哪怕是凉在外头多一分钟他心里头就不踏实,可我认为他作为孝子在母亲最后一次下葬时都待在家中不肯出面,这样做事实在有些不妥。师父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老人家在棺材板盖上的那刻眼还未闭上,或许是有未了的心事。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儿说到底得问王全华本人,我就不打算在此多做点评了。
来来回回停了几次后,总算是磨到了师父选好的下葬地点,正巧是在悬崖往里靠一些的位置,人要往前走些路的话,低头可以看见一个小型瀑布,底处便是一个略深的小水池,印象中这地儿给我留下过童年阴影。据说这处的鱼是不能吃的,因为村里头不少皮孩子淹死过这里,还有些尸体不见的没有打捞长来的,都被鱼给啃食了干净,倘若现在下河的话或许是能看见一些死人骨头的,但谁会吃饱了撑着去干这事儿呢,反正我也只是听人道说。
当年受师父影响本人比较迷信,会以为底下有什么东西在等我下水,闹到往后的很多年里我对水这种东西都有所忌惮,毕竟是安全第一,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一开始我还纳闷的是,这副木棺材依我看两个壮汉足以抬动,可后来才知道自己想法太单纯了些。
下葬前的程序与守灵七天的程序一样多而繁琐,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得讲究,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说来王全华此时正待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