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干何事,有一些需要他亲自动手的事情不得以让王管家代替,毕竟旧社会的封建习俗到了现在慢慢的也会被人淡忘,死后的人由一副棺材演变成一个小盒,规矩是随时可以改变的,而有钱人说的话就是规矩,这也是我往后悟出来的一个道理。
程序的繁琐向来是师父注重的一个细节,所以我也就明白了人手的问题。四位抬棺人在选定好合适的位置后缓慢将棺材放落,奇怪的是雨在这时便停了下来,但看天上乌云密布透不出阳光且有大雨之势,师父便抬头望天许久后紧皱眉头,片刻后吩咐几位下手在选定好的位置开始“打穴”。
挖好棺材洞穴就叫“打穴”,“打穴”前也有规矩,需点烛烧香行开山之礼,又需要画太岁,再则打木桩,整套事情完成后再由“八仙”前来做穴,做好后又必须将太岁画像烧毁。
这种墓穴,是要把灵柩竖直推进去的,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整件事情说起来复杂实际操作起来更为复杂,待到大伙儿将棺材推进墓穴时都已经累的直喘粗气,但那会儿大伙儿还不能有休息的时间,眼看天要下起大雨,若是在那之前还不能将墓穴封好盖起坟头,只怕雨水落下后事情会变得愈发棘手起来。
我一直处在师父身后观看着事情的整个过程,那时候的风刮的很大,期间夹杂着些许雨水,打到人脸上的时候让人有些看不清东西。大伙儿见天色渐变四处昏暗,便趁热打铁准备将最后一个步骤一并完成。
这回属于二次下葬,早前需要走的程序都走了一遍,所以现在只走一个形式,待到大伙儿把墓穴封死后这时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伴随着狂风呼啸而来,我瞧见整片山林的树木都有倾倒的趋势,可想而知当时的天气是有多么恶劣。
雨随着时间推移越下越大,这就算是在精壮的男子也受不了这般吹打,好在在墓穴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所破旧的土房子,众人想都没想便一窝蜂的跑了过去。
房子虽小但也能容纳众人,我见王管家挤去身上的雨水后,说道:“要我看这雨下的好啊,下的及时。这坟头刚盖起来就有雨淋下来,我看这王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王管家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回应。但他的话并未得到师父的赞同,相反的是我看他老人家表情有些不太乐观,于是乎我靠近了些,小声问道:“师父,这王老太棺材都入土了你还愁啥”
师父斜看我一眼,回道:“王管家说的话与我想的恰恰相反,我猜这王家往后几年要倒大霉。”
“怎么会”我不明白师父话中的意思。
“棺入土c淋雨代代富这话不假,但你要知道王老太这是第二次下葬。”师父解释道:“头次下葬的地点并不是我选的,而是王全华本人。”
师父的话让我略感意外,也不知王全华这唱的是哪出戏,既然不让师父选风水宝地又为何将他请来做法这样一来不是多此一举吗
“山地有十不葬不葬童山c二不葬断山c三不葬石山c四不葬过山c五不葬山c六不葬逼山c七不葬破山c八不葬侧山c九不藏陡山c十不葬秃山”师父啰嗦道:“这十不葬即使触犯一条,都会对后代子孙的发展产生影响。而王全华的父亲就葬在王家以南方向的攀岩山上,那处地方山高坡陡,石头杂而多乱,遍地无草木生长一看就是所谓的不详之地,可我劝阻过王全华本人,他他娘的非要说王老太生前的遗愿是与父亲葬在一起,不然你小子以为王全华他老婆盗挖他婆婆坟的事儿会来的那么快嘛,都是报应!”
师父话中某些专业术语我没怎么明白,但总得来说是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随后他老人家又补充了一句,“古代官员c将士乃至皇帝对死后的安葬地要求都极其苛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