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游山玩水,又在修炼上面翻开新的一页,真的希望可以改变修仙在平常人心里的概念,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修炼真好!     在新昌的狮牯坪(954米),张伟遇到了一个特殊的人物…     因为廖宅也有一个狮牯坪,所以张伟随意去走访了行人。     不过奇怪的事情就这样出现了,因为有人找上了张伟,原因就是张伟的天庭发光了。     在新昌,最出名的莫过于大佛寺。     一进大佛寺山门,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即是大小两口放生池,中贯长堤。     池岸古树婆娑,天光云影,双塘碧水,莺声婉转,令人心旷神怡。     大池面积11500平方米,蓄水28950立方米;小池2800平方米。蓄水8400立方米,大池西倚岩壁,上刻“放生池”三字,每字大225平方米,笔力雄健,亦为一景。     池边狮牯坪岩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自在菩萨”三处摩崖石刻,为西方三圣佛号,佛堂中三像并塑称三圣殿,狮牯坪上这一组佛号无遮无碍,处于光天化日之下,似同佛像一样,引起人们敬意,故也被称为“露天大殿。     而就在狮牯坪旁边,一个人就盯上了张伟。     “你好!看起来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你自己都不知道,当你到这个三圣殿,‘菩萨’都放光了。”张伟抬头一看,见是一个女的,心里就感觉莫名其妙了。     应该是自己这些天对灵胎的修炼长进了,漏尽通后期也算是稳固了,而且一点魂光确实有放大的冲动,或许是自己运动得过头了,所以就让高人看出了门道,那么对方肯定是高手了。     “你好!我只是对山与水感兴趣,另外的还没有注意过。”确实如此,别人到这里来,都是看佛的,而自己没有刻意为之,那么看佛就只能算是凑巧了。     “听口音,你是诸暨人,我姓陈,名旭果,出生时间刚刚是旭日东升,父亲以为旭日东升,就是天地的果实,因此把我取名叫旭果。”这话里透露了很多奇异啊!就凭这个名字就应当刮目相看!     而张伟也就无意中被人带着走了,这里的景色还是不错的,对张伟来说,看山看水看风景与别人是不同的。     “我带你看看般若谷吧,它位于新昌大佛寺风景区。从佛心广场的陈家古井沿着原下六亩山弯即今日之般若谷进去,左侧为大狮牯坪、小狮牯坪山,右侧是凤凰山,山坡上茂林修竹,幽谷中小桥流水,溪石滚滚。”陈旭果有一种自来熟的意味,不过有一点不好,就是仿佛没有顾及张伟的感受。     怪人一个了,取名字都是以天地之果为意,对自己置若罔闻是应该的,可是为什么会找上自己?或许是有熟人告诉她自己的身份了,也许她会把自己带到熟悉人面前去?     虽然这个陈旭果目不斜视的,口头上却一直在介绍着,张伟用魂光感受这里的气,对旁边的景色就不去在意了,因为现在得灵魂观音,毕竟这个陈旭果是初次见面…     从介绍中张伟知道了环境的美,而且自己可以感受到,因为这里的气有一种亲切感…     这里18米长和8米长两座石板桥将一条溪流隔成了三个大小不同、形姿各异的小湖泊,远眺湖光粼粼,树影婆娑。     那湖中有一个土墩,人称“小桃花岛”,因上面培育了几棵桃树,春光明媚时节,“湖面桃花别样红”,站在小桥上观景,令人赏心悦目。     沿石板路而上,溪畔山花烂漫,留意一下那溪中之石,似狮似虎,似兔似龟,很有些怪模怪样。但它非“本土之物”,都是般若谷的建设者们精选自沙溪、镜岭镇等地的沙滩中,用大吊车装运而来的。落户此谷涧,巧得其所。水流从山岗而下,冲击成千上万的顽石,白浪飞溅,哗哗作响,颇有些万马奔腾的气势。     再往里走,前面是一座耀眼的汉白玉经幢,高9米,塔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