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怪自己上面没人或者人不硬。

    问题似乎也不是出在这上面。

    有一种说法是,王华伟和唐颖用力过猛,反而让省里为难。这种情况在官场切实存在,有时为一个位子,几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反而让决策者无法平衡,最终只好谁也不提,另行择人。

    不管内幕是不是这样,真实情况是唐颖和王华伟最终都没能谋成,省里派了许怀远到吉东,接替陈原。

    邓一川知道许怀远,之前他是省政府政研室副主任,一个理论水平相当不错的人。

    当然,邓一川还知道许怀远另一些事,包括在省里站谁的队。

    没有不站队的干部,只有站错队或站不了队的干部。

    许怀远到了吉东,围绕着选谁做秘书,也是颇费了一番脑子。据说最先秘书长王维民推荐的是跟邓一川一起进了市政府的秘书三科副科长郭跃文,许怀远用了一周,不用了。具体原由邓一川不得而知,但依他对郭跃文的了解,问题应该出在郭跃文的固执上。

    郭跃文之前是吉东广播电视报的记者,台柱子。此人笔杆子不错,按理说不在邓一川之下,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主见。

    领导用秘书,用的是你的悟性,你的温顺,还有善察上义。而不是用你的主见,更不是固执。

    固执是秘书最大的敌人,一个人如果有了固执,且不思悔改,这人基本就废了,跟秘书这行,算是彻底无缘。

    试想一下,你比领导还有主见,是让领导听你的,还是你听领导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明白。

    许怀远后来选了史晓光。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史晓光之前在市政府政研室,跟许怀远是上下级关系,两人老早就有接触,彼此熟悉。二是史晓光跟邓一川一样,是个懂规矩且讲规矩的人。

    官场做事,光懂规矩不行,还得讲规矩。

    凡事都一样,懂行的人多,真正守规矩讲规矩的,不多。

    邓一川看见史晓光,步子放慢了些。他怕遇到熟人,更怕遇到跟他资历差不多的熟人。

    以前做秘书,虽然没跟史晓光发生什么不快,但毕竟,地位还有身份比史晓光要亮堂一些。史晓光在政研室负责材料这一块,说白了就是专门负责市长陈原的材料,讲话稿啊什么的,遇到大材料,比如政府工作报告等,就得他们几个合起来弄。

    两人意见不一致时,史晓光会主动以邓一川的意见为主。因为史晓光懂得,邓一川比他更懂陈原。

    可现在,人家成了新市长秘书,取代了他原来的位置。邓一川就不能拿他当熟人了。

    走在前面的史晓光肯定也感觉到了,看样子要停下来,但他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常务副市长王华伟办公室。这幢楼上,办公室布局不一样。市长办公室是单设的,其他副市长,包括常务副市长王华伟,办公室虽然也是套间,但秘书不单独拥有办公室,而是在外间坐着。

    史晓光此时的位置,正好跟王华伟秘书田瞳对到一起。田瞳稍稍抬一下眼,就能看到史晓光。就算不抬眼,余光一扫,史晓光跟谁打招呼,就能看个一清二楚。

    史晓光略一犹豫,往楼梯那边去了。

    邓一川也不好磨蹭太久,只是保持着距离,跟在史晓光后面。

    到楼梯口时,史晓光借故看手中文件,突然停下了步子。

    这让邓一川很难堪。继续往前走吧,肯定要跟史晓光打照面。不走吧,自己又能到哪去,总不能一直僵楼道里吧?

    这时候邓一川看见了厕所。

    厕所有时候还有另一种用途,藏人。

    邓一川一转身,进了卫生间。

    他本来没有解手的意思,但此刻不能不解,于是装模作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