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汪精卫对路透社记者发表谈话时,公开声称:
“如日本提出议
和条件,不妨害中国国家之生存,吾人可接受之,为讨论之基础”,“吾人愿随时和平。……就中国而言,吾人未尝关闭调停之门户
。”《申报》1938年10月22日。
10月22日,梅思平乘飞机抵达重庆,对汪精卫说:“日本希望汪脱离重庆,别组政府,谈判和
平条件。”
于是,汪精卫便把周佛海、陈公博、梅思平、陶希圣等召集到他的寓所里,密议投降之事。在促使接受日本意向过
程中,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起了重要作用。
10月25日,武汉失守,接着发生长沙大火。于是汪精卫借机加紧所谓“和平运动”
。他在《复华侨某君书》中说:
“我对于觅得和平的意见,在会议里,不知说过多少次了,到了广州丢了,长沙烧了,我们意
见更加坚决,更加期其实现。”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集团投敌》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时的汪精卫等决定投降日寇,并立即
决定脱离重庆。同时,“重新指定高宗武和梅思平为中国方面的代表,命令他们同日方的代表进行商讨。”《今井武夫回忆录》,第
84页。并与周佛海一起制定了投降活动的详细计划。
汪精卫yù于11月2日经由香港转往日本。
11月3日,日本首相近卫文
向国内外发表声明(即第二次近卫声明),说什么:
“日本此次战争的目的,在建设东亚新秩序”,表示“以日、满、华三国
相提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树立相连环关系,……倘国民政府能转换政策、变更人事,参加建设新秩序,日本并不拒绝。
”
这里表示日本政府yù与国民政府和谈,但仍排斥蒋介石。这是明显地向国民政府的投降派--汪精卫之流招手。蒋介石对第二
次近卫声明在1938年11月的《揭发敌国yīn谋阐明抗战国策》中指出:
“敌国声明及其谬论,五光十色,矛盾百出,意在内欺其
国民,外欺世界友邦,更对中国国民妄想肆意迷惑、麻醉、恫吓之dú计。”
蒋介石曾对汪精卫指出:日本声明含着如上的dú计
,希望其有所警惕,但却未想到汪已在与日本私通,开始了背叛活动。
这时汪精卫正暗中派高宗武、梅思平于上海虹口新公园
附近的一所空房子里与日本代表影佐等进行秘密会谈。
11月20日,双方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谅解事项》等三个文件。
主要有三条:
(一)缔结日华防共协定。
(二)承认满洲国。
(三)承认日本人在中国本土有居住、营业的自由
。
还规定了日本两年内从中国撤军。
这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卖国投降书。高宗武拿着这三个文件到重庆向汪精卫汇报。汪
承认这些文件,并表示“预定12月8日从重庆出发,经过成都,于12月10日到达昆明”《今井武夫回忆录》,第99页。。希望日本在
此期间发表近卫声明,进行诱和,他表示响应。并要求日本更换驻香港领事,日方立即以田尻爱义代替中村丰,关于发表声明一节,
日方答复等汪脱离重庆后按照约定行事。接着,汪立即按照《日华协议记录》的路线与周佛海商量逃出重庆的办法。
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