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第
276-2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显然,这是日本企图拉拢国民政府“参加新秩序建设”。
11月30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
了《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提出“中日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等对华三原则。
在军事上,日寇将对正
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改为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
在经济上,疯狂掠夺
和榨取沦陷区的资源与财物,利用沦陷区的人力、物力支撑侵略战争。
在外jiāo上,加紧与德、意勾结,对英、美施加压力,企
图通过英、美迫使国民政府妥协投降,尽早结束中日战争。同时,做出蕴藻浜反苏姿态,继张鼓峰事件后,又制造了诺门坎事件,以
迎合英、美、法等国的反苏情绪。
此时的欧洲,正是德国法西斯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的当口。
1938年4月,德国吞并奥
地利。
5月,又陈兵捷克边境,并以战争相威胁,迫使捷克的盟友英、法让步。英法为纵容德意向东进攻苏联,而采取了妥协
让步的绥靖政策。
9月29日,英、法与德、意签订了出卖捷克民族利益的“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代表与会的情况下,强
制捷克将苏台德地区jiāo给德国。
此时的远东,正是日本耀武扬威攻占广州与武汉的时刻,英美为集中力量对付欧洲紧张局势,
力谋与日本妥协。从1938年冬开始,英美多次积极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以胁迫蒋介石投降日本为条件,解决中日战争问题。
“所谓太平洋会议,就是东方慕尼黑,就是准备把中国变成捷克。”
蒋介石日记中所说“国际对其压迫更形显著,是敌之害,
即我之利也”。
但是压敌乎?还是压“友”乎?却原来是敌友联手压我!
不知“利”从何来!
内政外jiāo确实处在“转
变动dàng之中”,后来的事实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12月12日】
今日之处境虽在倭寇多方困迫之中,然较之西安遇难之危机状态千万矣。上帝既能拯救余出此万恶绝险之境,
自能拯救余四万万生灵于涂炭之中也。唯祈上帝能早日赦免余之罪恶,而使余国家民族即脱离压迫实现独立耳。
长沙大火案了
结后不久,时值西安事变二周年纪念。
虽以蒋介石之宗教xìng格,他仍一向保持中国人之立场,很少提及本身罪愆,此处情形特
殊。
【12月21日】
此事殊所不料。当此国难空前未有之危局,不恤一切,拂袖私行,置党国于不顾,是岂吾革命党员之行动乎?痛
惜之至!唯望其能自觉回头耳!
汪精卫与日本陆相坂垣征四郎暗中勾结,一是通过高宗武和日本直接联系,另一个代表是梅思平
。
梅思平曾于1937年抗战初期参加周佛海的“低调俱乐部”,鼓吹民族失败主义。再加上梅借用上海文化团体名义从事和平运
动,因此很受汪精卫的赏识。
1938年4月,汪将梅思平派往香港主持艺文研究会香港会友机构国际问题研究所。梅借此机会,
多次与今井武夫秘密会谈所谓中日和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