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

    于是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先王把整个燕国都委托给了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

    第602章 大yīn谋家大布局者

    面对燕惠王的yù盖弥彰,乐毅慷慨地写下了着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田单复国后,稷下学宫有荀况主持重建,有鲁仲连从旁协助,虽然已经没了鼎盛时期的如日中天,可依然是当今天下的文化中心和学术中心。

    荀况三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不负淳于髡的殷切期望,真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了百家争鸣时期最博学的思想家。荀况的学说遍涉哲学、政治学、lún理学、法学、历史学、军事学、教育学、心理学、名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百科全书一般的思想家。

    哲学思想是荀况的思想的精华部分,其中尤以天道观最为突出。荀况跟邹衍不一样,他认为天就是自然之天,不是什么神秘之天,天有自己的规律,完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除了这个,荀况还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政治主张,成为“礼制”向“法制”的一个过渡。

    大多数荀况最着名的,还是他那个鱼孟子正好相反的【xìng恶论】。

    关于人xìng问题,孔子说“xìng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孟子主张“人之初,xìng本善。”告子说“xìng无善无不善”。但是荀况则主张xìng本恶“人之xìng恶,其善者伪也。”

    而就在荀况以一己之力,力挽稷下学宫的狂澜于即倒的时候,鲁仲连却真正的接过了淳于髡的【百家】把柄,开始了他的换天大计!

    在鲁仲连的早期活动中,他是以口才超群、谈锋机警的辩士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但是鲁仲连和一般的辩士,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稷下学宫中的【天口骈】田骈等人大多务虚谈玄,斗嘴诡辩,将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到尽致,而鲁仲连则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而辩,为国事而辩。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鲁仲连“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并没有把爱国爱民挂在嘴上,却是言必行,行必果,将自己的辩才直接应用到了实处。比如说鲁仲连帮助田单收复失地,光复齐国的斗争,就是他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成功实践。

    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横扫齐国,半年内攻下齐七十余城,除莒和即墨两城外,齐国广大地区惨遭沦陷。而五年后,即墨守将田单率军民众志成城,顽强抵抗,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并乘势以摧枯拉朽之势进行了战略大反攻,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可就在这复国形势一片大好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