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柏丽看着汪素素喝完酒,又看着沈敬,笑着说:“要说姐夫是理工男,谁信啊?就这文学水平,我是服了。说不准,姐夫是天下学理工的人中,文科学的最好的那个。讲的可真好,我都听迷了,姐夫,再来一段。”
沈敬很得意地说:“柏丽你可真别说,我爸爸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文章写得很好,还经常和我争论文学上的理儿。上高中时,我们爷俩就因为讨论《桃花源记》,还闹过好几天的别扭呢。”
吴金婷坐不住了,笑着问:“老陶写了一篇文章,就那个《桃花源记》,也能让你爷俩别扭起来?是不是替古人担忧呀,怎么回事,姐夫快说说!”
沈敬略带轻蔑的口气说:“你们几个,谁能背下《桃花源记》全文?呵呵,我可是倒背如流,来来来,反正我今天也是耍彪了,就给你们分析分析,让你们看看,我这上海路路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不是名副其实?我呢,给你们分析一下《桃花源记》,保准让你们是心服口服!”
大家都睁大眼睛,听着他在这里掰乎——
沈敬装着一副学究的模样,很斯文地喝了口酒,吃了几口菜,点起了一支烟,慢慢地抽了起来。
“你倒是快讲啊!”石欣歌照着他的后背,就是一巴掌。
沈敬侧身看了看她说:“我现在又不想讲了,因为这个话题太专业,讲完了,怕你们听不懂,浪费我的时间。”
“那就不讲吧,姐妹几个,我们继续喝酒,别听他在这装装扮扮了,糟蹋大家的心情。”石欣歌举起杯,装着很生气的样子。
吴金婷推了推石欣歌说:“姐,听姐夫讲吧,姐夫讲得老动听了,我爱听。姐夫,开场吧,都讲半天了,还不好意思呀!”
沈敬看吴金婷给了台阶,赶紧跟着下台阶。
“不跟你们开玩笑了,我跟你们说说,也算是一次探讨——
首先看,《桃花源记》文中所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c晋。’
经我考证,秦朝与晋太元年间相距600余年。文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我感觉这里瑕疵太多。假设当时某哥们夫妇带五男c五女隐居于此,按一对夫妻一对子女c二十年一代c平均寿命六十岁计算,600年里人口应达到700多万,比我们现在广海市的人口数量还要多出一倍,这怎么可能的呢?
文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可见村中人口不多,顶多过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可见桃花源的人口真的很少,武陵人挨家吃,几天就完事了。
再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可见村子地盘也不大,仅是一自然村落而已。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以桃花源的生态环境和和谐程度,当初那位老兄带来的人口的后代哪里去了?
按照我的推测,无非有以下原因:一是桃花源并非和谐社会,600年期间屡经战乱,人口严重减员。二是桃花源并非环境友好型社会,多次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导致人口锐减;三是‘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是吹牛逼,桃花源应该允许外出打工或子女出外联姻,或者村里的年轻男女逃婚严重;四是600年前来的人太少,后代联姻近亲繁殖严重,生殖产品次品率奇高,或夭折或被遗弃;五是计划生育抓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在生孩子问题上,只允许抓阄,每50年才有一个生育许可指标。如此看来,桃花源并非极乐世界,的确是‘不足与外人道也!’
你们再看,《桃花源记》文中所提‘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