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得昭心道,原来如此,李闵这小子还真是找死!大宋初建就防着大权旁落,所以才会重宗亲,封建诸王,他一个外人,还是个小小的突骑督竟然想到陆浑的军政之权?!这胆子也真是大,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若是先帝在,根本就不用议什么,直接砍了。
“何大人?说的没错,治国当以纲纪为先,可是不能不考虑实际的情况,李闵将军所说也是实情,陆浑张家经营日久,上下官吏,平民百姓无不为张马马首是瞻,若是不给李将军放权,怕就算是平了张家,陆浑也不会重建秩序。请万岁明见!”
崔老大人咳嗽一声,道:“陛下,我在大宋百姓是好的,大多是被张家民迫不得已而为之,相信只要朝廷大军一到,他们必定缚贼来见,而国之纲纪不能乱,乱了,天下就会跟着大乱,请万岁明见!”
没人再说话,过了一会儿,马衷道:“杨大人怎么看?”
马衷的语气很和缓,谷得昭了解马衷这个人,能让他这么和缓叫一声“杨大人”的也只有出自弘农杨氏的大司徒杨赞,他是先帝的老师,曾受托孤之责,平时也不大说话,连朝会也很少去。
杨大人道:“朝廷纲纪不能乱!”
谷得昭早料到他会这么说,无论杨家还是崔家维护的都是仕家之权,别的就不大上心,不然皇上怎么会用自己这些走狗呢?李闵这小子真是昏了头,竟然起去动仕家的东西,果然是个寒族出身的小民!
“不过!”杨大人道:“小李将军所说也有道理。还请陛下慎重行事。”
谷得昭没听到杨大人再说话。
马衷道:“齐王,邺王怎么看?”
谷得昭把个激灵,耳机紧紧贴住墙面。
“李闵这个要求确实失了本份,不过他出身寒门也情有可原,陛下训斥他一下就是了,毕竟大乱刚除,朝中多事。”说话的是邺王。
“陛下,臣弟觉得两位崔大人所说的都在理,不过臣弟还是觉得杨大人所说的似乎更可行一些。”
说话的是齐王。
齐王这是怎么了?很好一个打击李闵的机会他竟然不用?!
马衷道:“怎么个可行,不妨说一说。”
谷得昭心里哼声,暗道一声,君无君像。
齐王道:“如崔老大人所说朝是纲纪不能乱,不然让天下的百姓如何行事?可是李闵与陆浑当地的情况我等又不能不多加考虑,所以臣弟以为可先升陆浑一地为州,命李闵为陆浑为都督假节便宜行事。陛下以为如何?”
没有人说话,谷得昭几乎能听见水漏发出来的滴答声。
马衷道:“楚王有何意见?”
这个问题问的很突然,谷得昭也没想到,楚王原本是常山王,齐王传席讨贼的时候常山王杀了郡守,收服了郡兵又招幕了几千人跟着邺王一路杀到京城,他哥哥,也就是上一代楚王就死在先皇后之手,他自己的爵位也是在那个时候被降成常山王的,一直以来都没有大动作,他又是时候被陛下重视的?还是陛下只是随便问一问?以谷得昭对马衷的理解,他不会随便问一个人。
楚王。
谷得昭在心里把这位王爷的名字往上提了一个格。
“回陛下,齐王兄说的在理,不过是不是符合朝廷纪纲,还要请各位大人斟酌。”楚王道。
马衷道:“邺王以为如何?”
邺王道:“臣弟觉得可行,只是骤然升陆浑为州,似乎不大合规制,若是别的地方再有事,是不是也要如此行事,还请陛下及各位大人斟酌。”
崔茂道:“齐王爷所说在理,臣复议!”
“臣复议!”
乱糟糟一片。
崔茂到底是谁的人?
谷得昭心里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