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水浒世界中所描写的大宋王朝,其所属官吏大致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如林冲c杨志。个人能力超群,做事尽职尽责,勤勉于王事。但是恪尽职守的职业军官却往往时运不济,为那个朝廷c那个官场所不容。

    第二种如宋江这样的能吏。不仅能力超群,而且还长于权谋。但自己本身却没有更好的途径在官场上飞黄腾达。替朝廷打工完全是为了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出人头地,所以自己尽可能的利用所掌握的公共权力广交黑白两道人士,为自己营造更多的安全空间。对政府而言,这些人对王朝的律法都是敷衍了事,毫无内心的尊重与敬畏,甚至与“反贼”们暗通款曲,拿法律做人情,随时准备反戈一击。

    第三种如蔡九c高廉这样身居要职的官吏。他们大多无能无德,是当政者通过血缘关系向帝国源源不断输送的政治家。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欺压百姓敲诈下属。他们激起了沸腾的民怨,为王朝不断的拉仇恨。但由于他们大多“根正苗红”,在朝廷有强大的靠山,他们的贪污行为只要玩得巧妙,大多不会给他们带来处分,甚至会青云直上。这类官员是政府最大的蛀虫。

    第四种官员就如黄文炳。他们寒窗苦读出身,有学识也有能力。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为了找到晋身之道,一方面勤恳地为朝廷办事,另一方面牺牲自己的自尊,扭曲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的品行污染得和官场一种颜色。因此对百姓而言他是坏蛋,对朝廷而言却是忠良。由于没有蔡太师这样的父亲,高太尉这样的兄长。在官场他们有先天的不足,只能厚颜去攀附蔡太师这样的大树。但这种攀附来的关系并不牢靠,大官们也只是利用他们办事,未必把他们看成嫡系。而一般百姓和有良心的官员却不齿其为人,不愿与他们为伍。这样的官员上庙堂无门,下江湖无路。

    所以黄文炳一出场,水浒就给他贴上了坏人的标签。

    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是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

    话虽如此,但书中却没有对他的斑斑劣迹有过任何只言片语的描写。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黄文炳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难能可贵的是这位人才还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但黄文炳的结局却无比悲惨,作为一名公务人员,不仅自己的安全得不到所效忠政府的保护,就连自己的全家也受到牵连被灭门,让人唏嘘不已。

    黄文炳也并未身居要职而是一个在闲通判。在宋代,通判是知州的副官,大概相当于副州长这个级别,算个中级官员。但在帝制时代,主官和副官的级别只差一点,权力却有天壤之别。做通判的大多是科举出身,通过任通判处理各种公务的历炼,然后一步步升为主官。

    黄文炳怎样被罢免实缺,赋闲在家,书中未做交代。应该是因为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受到了政敌的打压。因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没有生活作风问题,贪官污吏遍地都是,无官不贪,所以绝对不可能是因为贪污被法办。要么就是办事不利得罪上司,被整了下来。总而言之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硬靠山。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如果有蔡京c高俅那样的靠山,自己又怎么会赋闲在家。随时准备东山再起的黄文炳痛定思痛,决定给自己找个靠山,这个靠山就是江州的蔡九,当朝太师蔡京的亲儿子。

    但就算黄文炳拿到了宋江谋反的证据,也不敢贸然跑到蔡九的府上,而是“闻知公宴,不敢擅入”,黄文炳大费周章的过江去探望蔡九,因为蔡九家摆公宴而不敢进去,可知他根本进不了蔡九这些“公子党”的圈子。而且还极有可能在蔡九的公宴之中就有黄文炳得罪过的某一位官员,也正是那位官员的排挤,黄文炳才赋闲在家。

    想想这是何等的耻辱,作为一个寒窗苦读出身,混了一官半职又被罢官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