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会试试新鲜。”

    柳枝说:“过去那日子人都不敢想,一年到头少吃没穿,人还忙得不行。场里活辛苦,地里也不松泛,麦子一镰一镰地割,包谷----。”

    保管老婆打断她的话说:“不说过去那些事了,咱出来逛就要心情舒畅哩。老说那些旧事,把人听得怪难受的。你们谁想吃啥不?”

    保管说:“不吃,刚来先转转,一会饿了再吃。你两个饿不?”

    常大伯说:“早上起来喝水吃了点,现在还不觉得饿。你们谁想吃啥就言传。”柳枝说:“我本来不饿,看见那边的泡油糕嘴就馋啦。”

    保管老婆说:“咱两个先过去吃几个,我好长时间没吃过泡油糕了。”柳枝朝卖油糕那边走着说:“怎么样,我两个吃了给你们捎几个?”

    保管说:“要吃都过去坐在那儿慢慢吃,捎几个油糕咋吃哩?咬一口就流到手上啦。弄不好,就像我经过的那样,吃油糕把脊背烫了。”

    常大伯笑着说:“这话倒新鲜,油糕往嘴里吃,怎么能烫到脊背上?”保管也笑着说:“走,咱也过去吃几个,我给你试试就知道了。”

    他们走到卖泡油糕哪里,四个人面对面坐了一张桌子。老板热情地招呼着说:“大叔大婶,欢迎欢迎。请问,各位想要几个?”

    柳枝说:“每人先来两个尝尝,好吃了再要,不好就走啦。”老板娘子说:“对,先尝尝。这里都是特色小吃,仅此一家,尝了保你满意。”

    常大伯瞅着炸好的油糕说:“你们这油糕太小,比过去的泡油糕可差远了。两个太少,尝不出滋味就完了,每人先来三个吧。”

    保管忙说:“要么四个,要么两个,咋能要三个哩?咱这里的讲究你不知道吗?给死人献的才是三个。咱们就要四个,以取四季来财之意。”

    常大伯说:“哎呀,我这人从不讲究那个,你们说多少就多少,我无所谓。要说字义,三个也有三星高照之意吗,比四季来财还好。”

    柳枝看了他一眼说:“三个不好,咱这里给死人献果献馍都是三个,上香也是三根。咱是给活人吃哩,要三个就是不吉利吗。”

    常大伯瞪了她一眼说:“讲究怪大的,那献饭咋是十碗哩?”保管老婆忙说:“哎呀,别抬杠啦,谁爱吃几个要几个。老板,给我来两个。”

    保管也说:“这里的小吃种类多啦,咱尽量多尝几家,不能在一个地方吃得太多。肚子吃饱啦,再有好吃的就没处盛啦,我也要两个。”

    柳枝说:“那就都要两个吧。”常大伯坚持着说:“两个太少,我不讲究,就要三个。”柳枝瞪着他说:“你不讲究我讲究,给他来四个。”

    常大伯一个人吃着四个说:“这油糕味还可以,你们一人吃两个不够,再要两个吧。”保管说:“别急,慢慢吃,得喝个什么汤才好。”

    卖油糕的老板忙说:“隔一家就有胡辣汤,也是有名的特色小吃。让他们给你每人端一碗过来,连吃带喝。怎么样?那才叫聊咋啦。”

    老板说着就要朝那边喊,保管连忙挡住他说:“别,别喊。提起胡辣汤,不由得想起一个我亲眼见过的典故,马上就不想吃那东西啦。”

    常大伯看着他说:“你这人典故还怪多的,和胡辣汤咋能扯上关系?”保管反问他说:“你过去上过腊八会吗?”常大伯点点头说:“腊八会谁没去过,除了卖货的,还唱大戏、演杂技、耍武术,弄啥的都有。”

    保管接着说:“你说得不全面,还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牲口买卖会。那时候的人穷,上会进食堂吃饭的人少,大部分农民都拿着包谷面馍到会上泡着吃。这样一来,腊八会上卖胡辣汤、杂羔泡馍的生意特别好。”

    常大伯说:“这话倒是事实,我过去年年上腊八会,就是带上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