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给他教七十二拜的大礼。麻媚c麻娟在旁边给桃花讲着哭人的要领。

    帮忙的乡党围了一圈,都像看耍猴似的看着。麻明以身作则,首先给外甥亲自演示,七十二拜还没拜到一十八拜,就把个麻明拜得头昏目眩,气喘嘘嘘,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大不如前了。但他并没有临阵退缩,还是顽强地坚持着拜了下去。

    周围观众看他这种精神难得可贵,无不赞叹佩服。有人议论着说:“祥俊他舅真不简单呀!这么复杂的礼仪,他还能记得这样清楚,咱村里没人赶上。”

    有人打着趣说:“是呀,人家磕头就是磕的好么,自古行行出状元吗。不论做啥事,只要做得最好都能出人头地。说不定拍电视的导演要拍奴才c卖国贼的角色还会选定他哩。到那时,他不是一举成名了吗。人家要是上了电视,那就会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呀!”

    梗二站在祥俊身后大声说:“祥俊,有你舅给你做教练,你就好好学吧。听说下届奥运会新增加了一项磕头项目,你要是能够夺得一枚金牌,往后,那就再不用教书啦。”

    祥俊明知这一套早就过了时,但他不好意思顶撞自己的舅父,只好硬着头皮往下看,认真听。麻亮还提醒着说:“俊呀,你要用心记,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问哩。千万不要心不在焉,这边耳朵进去,那边耳朵出去,你舅再教也不顶啥。”

    祥俊说:“舅呀,我就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说这前三杯酒举过头顶,九拜十八磕,是献给远代祖宗的;其次的三杯酒,九拜十八磕是献给近代先人的;下边就是新逝亡灵c感谢乡亲,这些都基本说得过去。后边咋还有敬献孝子的九拜二十八叩首哩?我想,孝子们在自己老人跟前尽孝,那都是分内的事,奠酒的人为啥还要谢他们哩?”

    麻明累得直喘粗气,有话一时说不出来,麻亮抢先说:“看这娃哟,咋这么粘的,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这七十二拜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手势,都有它深刻的含义哩。

    比如说,这杯酒举过头顶c酒杯齐眉c和到嘴边c平胸,都不一样;还有这步法,前三后四,作揖姿势,都不是随便作的,里边的学问大着哩。

    孝子们个个都要奠酒哩,你奠酒的时候给他跪拜,他奠酒的时候给你跪拜,这就是文明礼貌c礼尚往来,把孝子们之间的感情就拉近啦。你听舅慢慢地给你讲吧,这些本事学好了没坏处,往后,你爸死了也用得上。”

    梗二在旁边大声喊道:“是呀,祥俊,好好学吧,你舅死了那就更用得上啦!”周围又响起了一阵笑声,这回的笑声比前两次还大,时间还长。

    麻明这时缓过了气,面对观众大声说:“有啥好笑的,我们用得上,你们难道不死吗?”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这两家一次死了两个人,祥合还没回来,千头万绪的事情都得主人料理,家里只有祥俊和桃花两个脚底利索的年轻人。可是,他们刚进家门就被舅姨们叫去学礼仪,不但啥事都办不成,自己连饭也顾不上吃。

    桃花和祥俊早就饿得前心贴着后背,只觉得心里发慌,眼前直冒金星。然而,舅父大人的惇惇教导又不能不听,只急得玉顺和常大伯这两个遇事不慌的人也镇静不下去了。

    玉顺分开众人,走过去拉住祥俊说:“走,赶快吃点饭,抓紧时间做事要紧。十里乡俗不同,咱村里就不兴那一套。

    你舅要当教授,就请回他们麻叶村当去,咱不学那些陈词滥调。什么七十二拜,谁爱拜尽管拜去,能拜八十三拜才好哩。”

    麻亮挡住他说:“姐夫,你这人咋差得远哩?这可是祖先留下来的周公之礼呀,在我们中国都文明了几千年啦。你,你怎么能说是陈词滥调?你,你是怎么当教师的?”

    常大伯走过来说:“几千年就不能改变了吗?自从解放以来,新中国早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