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果在玉顺家做饭,一天两天问题不大,时间长了也不方便,经常这边那边的来回跑,蔬菜c调料混淆不清,容易发生矛盾。

    他知道玉顺c桃花肯定不成问题,就是他那个兄弟媳妇不是省油的灯,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两家关系,咱不能叫玉顺为了这边的事而为难。还是防微杜渐c未雨绸缪,尽量早点弄清为好。

    人常说:‘省分结长远’哩,咱现在就是把二女家的拿来也不是长法,他们现在不用,就不等于永远不用。咋办呀?自己想买手头没钱,向祥合要吧,寄回来还得好多天,远水解不了近渴;向玉顺借吧,又觉得麻烦他的事太多了。

    唉,这些年来,自己在用钱方面从没为难过,没钱了就不用,钱少了买便宜的;没有煤炭c电器,拾些柴火也能把水烧开,把饭做熟;没有新衣裳,旧的洗净照样穿;没有彩电,黑白电视也能看;没钱买菜,腌些咸菜也能吃。

    这一回,当真把他难住了,煤气灶自己又不会造,没有钱买不回来呀!看来,这回非求人不可了。明天去找老蝴蝶和老山头借点,也就五六百元的事,可能问题不大。

    第二天早上,家里的人还没起床,他照例起得很早,害怕影响杏花娘俩休息,没有浇菜扫院,也没有舀水煮饭,早晨该干的活一样没干。轻手轻脚地洗过脸后,便悄悄打开大门出去,回身慢慢地把门合上,迈步向村口的方向走去。

    村里的人大多数还没有起床,只有少数有钱人为了延长寿命,早早起来晨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早操。还有一些脑梗患者,为了软化血管,促使血液循环,也早早出门上街,成群地结伴散步,互相交谈着各自的感悟,吃药的经验。

    常大伯没有加入到锻炼身体的行列中去,他也不爱走门串户c不爱逛街进铺,没事了偶然出来转转,到村口的皂角树下坐坐,或者去田间小路走走。

    今天,常大伯直接走到学校门口,正要伸手去推校门,但他马上又缩回了手。因为,他知道老蝴蝶爱睡懒觉,这时一定还没起床,不如先到老山头那里走走。老山头最近正卖草莓,手里一定有钱,如果他能凑够,那就一客不烦二主了。

    常大伯没有打搅老蝴蝶的早觉,抬脚朝地里走去。村外的空气新鲜,风光美丽,一股凉风徐徐吹来,无不使人心旷神怡。路旁的麦穗已经有点变黄,他弯腰用手掂了掂,觉得沉甸甸的,心想今年的产量也不会错。他又站直身朝远处看去,本村的麦田和外村的麦田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随着清晨的微风轻轻起伏,偶尔出现细小的涟漪,俨然像片静中有动的湖面。再往前看,昔日的柳烟乡村,有好多已经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所替代。

    初升的太阳还没有爬过远方的房舍,光芒已经照亮了茫茫大地。昊天蔚蓝,大地青翠,天底下的万物生灵,都开始过着新的一天,会飞的飞,能跑的跑,不能飞跑的,爬着也好。

    常大伯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颇有感触地自语道:“唉,咱没有外出旅游过,也不知道外面的风景名胜之地,到底能美到何等地步?世上的人,真是百人百性呀!”

    他想多在这清风晨露中沐浴一会,就慢慢地移动着脚步向前走着。突然间,有辆柴油农用车的响声由远而近,他没有在意,现在的车还不是随处可见吗。可是,紧接着,有个女人的喊声直往他的耳朵里躜:“收——麦——收——收包谷哩”。

    常大伯不由得停住脚步,循声远眺,就见远处的进村路上,开来一辆崭新的农用三轮车,在那兰亮兰亮地车厢里,坐着一个边走边喊的年轻女人。

    常大伯再仔细听了一遍,不错,是收粮的来了,咱家里不是还有几千斤麦子吗,我何必抱着金碗讨饭吃。卖上两千斤麦子一河水都开啦,用得着思前想后c劳心费神地跑着借钱吗?

    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