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州府内。
六扇门总捕头沈如沉与凌州知府赵存志相向而坐。
赵存志道:“沈捕头,郑府公子一案,虽然判那郑府管家杀人合情合理,但总免不了证据不足,若强行判杀人,恐民有不服。“
沈如沉道:“大人所言也是。据我多年捕头的经验,杀人者必是那管家无疑。用肉掌杀人,当然没有凶器,要那管家自己再用一次摧心掌杀人,证明有罪,岂不是让自己的头往刀刃上碰么,还不如直接让他去死。想那管家潜伏多年,必有所图,做事极为精密,那要索拿证据,倒是哪里去找。官府缉拿凶犯,不过是惩恶扬善。沈某破案,只要能让凶犯伏法,对于证据等细节倒是并不看重。况且如破了此案,对大人仕途也不无好处。“
赵存志道:“沈捕头所言不无道理,本官也非墨守成规之人,但是证据还是要有的,毕竟公开审理,对百姓也要有个交代。没有物证,可以有口供,只是别让说官府是屈打成招就行了。“
沈如沉笑道:“大人这点放心,这点手段,沈某还是有的,明日必让那管家礼贤口供画押。“
赵存志道:“哈哈,沈捕头的手段,我陈国上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等这案子一了结,你我小酌一杯。“
沈如沉道:“大人厚意,沈某心领,这次来凌州,乃是公干,过些时日就得回进京师,这一杯先记下了。“
案发第五日,凌州府内,公开审理郑玉麟被杀一案。
赵存志端坐堂上,两对甲士分立两面,身板笔直,手捉钢刀,当真是威风凛凛,郑克伯与六夫人妙玉也站在堂下一旁。
赵存志喝道:“带犯人礼贤!“
两个甲士拖着管家礼贤进得堂内,只见礼贤一身囚服,头发散乱,面色苍白,脚链手铐将人包了个严严实实。
赵存志道:“犯人礼贤,还不将杀人经过详细招来,免得受那皮肉之苦。“
礼贤气若游丝,轻言道:“是,大人。少爷郑玉麟确实小人所杀。小人贪图郑府钱财,知道郑氏一门人丁不旺,如果少爷一死,郑家万贯家财将无人接手,如果小人好好讨好老爷,必能得道大笔家产,因此五年前进去郑府做管家,一直兢兢业业。但是少爷不死,小人计划便要落空,一直想加害,苦于找不到机会。那日少爷回家,精神恍惚,魂不守舍,在郑老爷逼问之下,才知道少爷去闯了鲁宅。这鲁宅小人也有耳闻,因此心机闪动,如果悄悄动手将少爷加害,便可以借这鬼宅之事遮掩过去,况且小人练就摧心掌,能杀人与无形,别人是根本看不出破绽,于是半夜,潜入少爷屋中,用摧心掌将少爷杀死,然后掩盖好行迹便回屋睡觉了。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竟让沈捕头撞到此事,小人只叹命运不济。“
听得礼贤说完,郑伯克怒发冲冠,向礼贤冲了过来:“好贼子!老夫待你不薄,你竟然图我家产,杀我独子,老夫要将你食肉寝皮!碎尸万段!“两边甲士纷纷拦住郑伯克夫妇。
赵存志一拍惊堂木,“不得咆哮公堂!郑员外,失子之心,本官可以体谅。然国有国法,岂能乱用私刑。现在证据确凿,本官判礼贤杀人罪名成立,明年秋后处斩。”
然后犯人礼贤画押,收监,不提。
话说郑玉麟被害后不到一旬时日,郑府已将郑玉麟安葬,郑伯克还未从丧子之痛中有半点恢复,于是一人到凌州城中转转,以排解伤痛。
行至大街之上,见几个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一老汉道:“真是可怜啊,不想铁柱他娘这般可怜,儿子才满十七岁,就不明不白的死了,扔下一个人怎么活啊!”,言罢一脸同情。
“是啊,无病无疾,突然就没了,也没发现被谁打了。奇怪啊。”
“难不成是中风死的?那也不会一夜就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