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郦食其传》)这句话中。这句话在中国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fù孺皆知。从传授农艺的劝农书“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到户户持有的家训“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而至“有nǎi就是娘”的民谚,都充分表现了“民以食为天”观念的深入人心。由于这一信念的确立,对民众来说,追求温饱和美食成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合理要求。这一观念也是中国饮食业日趋发达、烹饪技艺精益求精的原动力。
中国人注重饮食,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jiāo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是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的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著名作家王蒙在苏州大学作题为“汉语与文化”讲座时说:“前不久我在报上看到题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的文章。作者说,儒、道、释是中国文化三大支柱。如果我来写,我可能会写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国文字、中华饮食、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可见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达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lún理观念和艺术理想。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它超越了维持个体生命的物质手段这一表象,达到了一种艺术哲学境界,成为集科学、哲学和艺术于一身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在其审美观念上就表现为对“和谐”的追求。
“以和为美”作为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它对中国饮食文化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周礼》中有所谓“割烹煎和”的说法,强调在整个烹饪过程中保持水与火的和谐,达到九沸九变,精妙微纤的至高效果。西周史伯提出了“和五味以调口”,史伯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调和才是美味。食物原料有各种不同的xìng能和味道,我们所说的“调”,就是把食物原料中的怪异味道去掉,使其更加符合我们的口味。“调”不仅要调味,还要调色,调形,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调味。“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通过“调”才能实现,也就是通过人工调理,使饮食原料和作料的气味相互渗透,达到美味的完美境地。
这种调和五味的习惯,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yīn阳谐和观念在饮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古代的哲人们从自然界的天象地理中抽象出yīn和阳这对范畴,并将它扩展开来,上升为哲学、美学意义上事物两极的对立互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包括世界万事万物在内的抽象模式。这种模式表现在饮食上,便是每一种食物都有yīn阳之xìng,并且分布不均,只有通过调和,才能yīn阳平衡,既味美可口,又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这种观念后来和五行学说结合,认为所有食物都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就更增加了调和的重要xìng。
其实,饮食之和不但要求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要求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就讲到,应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饮食:“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也生动地体现了“和”的审美观念。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搭配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人们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