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这是“形”;线条、结构、章法本身所隐含的内在的情趣或意味,这是“神”。而“形”与“神”的统一,使书法艺术既有“xìng质”,又有“意境”。书法的创作过程也成为追求“形”与“神”完美统一的过程。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在艺术活动中,必须体现出有意图且合乎法则规律,也就是要处理好“意”与“法”的关系。在书法历史中,常会说“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即唐人在书写时,崇尚法度,用笔、用墨、点画讲起收,行笔讲节奏,结构讲紧凑,整字讲端稳。而宋人在灵活遵循法度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抒发和宣泄,即“意”的表现。因此,“意”是有目的xìng的审美意识,“法”是指书法的客观法则,如笔法、字法和章法等。“意”与“法”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笔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刘熙载《艺概书概》有云:“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受命也”。他主张手随“意”运,反对为笔所用。冯班也在《钝吟书要》中说:“字字有法,笔笔用意。”可见,书法作品要求“意”与“法”达到水rǔjiāo融的完美统一,从而进入“随心所yù不逾矩”的艺术意境。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字本身就具有艺术xìng,体现出‘形象意境’。所以,以它的基础而建立的书法能成为艺术品。”但这种艺术品并非是书写者凭空造就的,每一个字的书写都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使得自然界的意境在笔端自然流露。传说中王羲之爱鹅而观察白鹅,纵游名山大川,后人欣赏他的字觉得“其所措意,皆自然万象”。颜真卿朴茂雍容的笔姿是受到漏屋水痕的启发,他的书体也反映出唐代尚丰厚肥腴的艺术特色。怀素的狂草书,曾从嘉陵江水声,夏天的白云,墙壁的裂隙中寻求变化。而草书家张旭不仅从观察公孙娘舞剑以领悟笔法,并且把日月星辰、草木花实以及歌舞战斗的景象纳入到他的书法意境中。相比之下,宋代苏轼从逆水行舟中体味书理,黄庭坚则因观察峡中船夫常年dàng桨,用笔的方法因此得以提高一步。所以,王羲之说:“写乐毅则情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唐代孙过庭也认为书法:“可达其xìng情,形其哀乐”,“情动言形,取会风骚之意;阳舒yīn惨,本乎天地之心”。从这些造诣颇深的书法家的感悟中,可以得知,书法是对天地间yīn阳对立统一的万物实质的情感意境的表现。书法艺术的抒情写意,只有与物象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起到抒发情志、陶冶心灵的作用,才可以显示出书法作品所蕴涵的意境之美。
第13章 诗词之和(1)
内外意含蓄,方妙。
杨载《诗法家数》
谈到中国文学的和谐美,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诗词。因为如果有谁想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选出中国文学的代表来,那非诗词莫属。不仅如此,如果说存在一种最能体现中国文学“以和为美”特征的文学体裁,那也肯定是诗词。众所周知,中国是诗的国度,从2000多年前的奏上,表现在它的情感上,更表现在它所营造的意象和意境上。
奏的和谐美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但诗词的语言却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式,因为诗词的语言不但是高度凝练的,而且富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诗词的美,正是来自节奏和美的韵律。由于汉字音节的特殊xìng,诗词可以通过押韵、平仄、对仗等一系列手法,营造一种平衡、对称、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使得诗词作品吟诵起来朗朗上口,美妙的韵律激发人浓郁的审美情感,给人带来无限的审美享受。这种和谐的形式是诗词魅力产生的直接原因。
我们先从诗句中音节的组合来看其和谐美。因为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所以诗歌中每一句的音节是依字数而定的,这样四言诗一句就是四个音节,五言诗一句为五个音节,七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