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打断了刘长安的话语,缓缓的问道:“刘大人,在你看来,何为‘官’?”

    刘长安微微一愣,不明白赵俊臣为何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但还是谨慎的答道:“下官愚见,所谓官者,即代天子御民,辅佐圣上,为朝廷效力,保一方百姓之安生。”

    赵俊臣一笑,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么看,倒也不能算错,那么本官再问你,官又分几类?”

    刘长安又是一愣,不明白赵俊臣究竟想些什么,犹豫片刻后,答道:“这个下官从未能像大人这般想的深远,这个问题,却是从未想过,还请大人指点。”

    赵俊臣轻声说道:“古往今来,百姓眼中,官分三类,即清官c贪官以及昏官,古人曾云,清官兴国c贪官祸国c昏官误国,但在本官看来,却是大谬。但在本官眼中,官只分两类,即能官与庸官。清官若是只有德行而没有能力,亦是庸官罢了,又哪里能兴国?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清官祸国误国的例子还少了?贪官如果能为造福百姓,即使贪了一些银两,只要不是数量太大,那也是能官,又哪里会祸国误国?历朝历代的那些名相贤臣,又有哪一个是真正的清官?”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继续说道:“我朝官俸一向不多,但官场往来,面子做派,又有哪样缺得了银子?就凭那点官俸,哪里够用?所以,对于贪官,本官并不讨厌,因为大多时候,官如果不贪,他就活不下去了。但贪银子之余,也要多为朝廷和百姓做事,只要百姓能活得下去,只要天下能够安稳,谁又会在意那些德行小事?然而本官却极为厌恶那些既没有德行又没有能力的官员,这些人,除了祸害百姓和天下,也就没其他用处了”

    听赵俊臣这么明目张胆的支持贪官,刘长安目瞪口呆之余,又有些心鸣之感,下意识的抚掌赞叹道:“大人见识高绝,下官佩服”

    赵俊臣轻哼一声,又说道:“在本官看来,官分两类,却有四等。上上等,即有能力亦有德行,这种官员百年难寻,说他们是圣人也不为过,本官自问是做不到的;中上等,有能力却德行有失,虽说不过是第二等,但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我大明朝数百年来,能称得上中上等的,也不过张居正c三杨等寥寥数人罢了;而下等,则是有德却无能,这种官虽然每隔几年就会出一些,但他们能管好一县之地已是极限,大多时候不添乱就已经不错了;至于最下等,就是无能且无德之官,历朝历代,这种官员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说到这里,赵俊臣笑吟吟的向着刘长安看去,问道:“说到这里,本官且问你,在你眼中,本官是第几等?而你又是第几等?”

    听到赵俊臣的问题,刘长安一惊,再也坐不下去后,就欲起x下跪请罪。

    然而,刚刚抬起屁股,赵俊臣已是瞪了他一眼,说道:“就这么坐着回答本官问题照实回答”

    刘长安无奈,只好保持着姿势,半沾着椅子,只觉得比跪着还难受,心中急转,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回答赵俊臣的问题。

    赵俊臣是第几等官员?若是为了拍马屁,那么刘长安自然会说赵俊臣是上上等,德行能力两不缺,但赵俊臣之前已经直言自己当不了这种“圣人”了,亦是让刘长安照实说话。

    刘长安自己又是第几等官员?刘长安自然希望自己是中上等,但按照赵俊臣的话来讲,明朝数百年间,能称得上是中上等的,不过是张居正c三杨等寥寥几位罢了,皆是名传天下的内阁首辅,他刘长安又哪里敢比肩?

    犹豫良久后,刘长安终于答道:“回大人,在下官眼中,大人您是中上等之官,虽说少有拒绝下面的孝敬,但亦能为朝廷和百姓办实事c办好事,如今潞安府上下对大人您的感激不尽,就是明证,将来大人您的声望地位,也必然不会低于太岳先生c三杨等先辈。”

    赵俊臣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