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回南京了。 山西的阎锡山几经风雨,处事圆滑,当张学良发专电征询他的意见时, 他却提出了一堆问题。但阎锡山并不反对张、杨发动 “兵谏”,只是认为时 机未到,不能贸然表示明确态度。 新疆盛世才一贯反对蒋介石,事变bào发之初,准备响应张、杨。但他在 新疆要靠苏联的帮助,知道苏联反对西安事变,便马上改变态度,19日发表 声明称, “此次西安事变,不但与新疆毫无关系,且亦绝不赞同。” 尽管地方实力派的态度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要求和平解决事变, 一致抗日。这对南京政府主战派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国际社会对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一事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英、美两国为了维护在华权益,一贯支持蒋介石和南京政府,赞同和支 持宋美龄等人营救蒋介石的活动。英国汇丰银行应孔祥熙的要求,支持中国、 中央、jiāo通三家银行对黄金、外汇实行无限制兑换,以稳定上海金融市场。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但指责张、杨发动 “兵谏”是受日本人煽 动,利用反日口号来反对南京政府,是同汪精卫合作。当时,苏联为避免德、 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夹攻,在远东推行联蒋遏日方针,它把中国抗日的希望完 全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一切反蒋事件。 日本支持南京政府主战派,反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声称:“假如中国 对日态度强硬而使蒋委员长释放,则形势必将趋于十分严重,我们绝不能把 国民政府与张学良之间的任何妥协置之不理。” 各国、各种政治势力在西安事变上的态度,都在影响着事态的进展。
八、和谈与放蒋 12月15日晨,下了一夜的鹅毛大雪,使整个保安成了银白色的世界。 周恩来的窑洞前,一匹匹战马迎风而立,正待出发。máo zé dōng紧握着周恩来的 手说道:“恩来同志,全世界、全中国这个时候都瞩目着西安。西安很复杂, 你们这次去,担子可不轻啊!” “上马吧,祝你们一路顺风。”张闻天、朱 德、林伯渠等也一一与周恩来握手告别。朱德还把一条毛毯塞到了周恩来的 马上。máo zé dōng等人是来为去西安共商大计的周恩来送行的。 原来,中共中央在获得西安事变的确实消息后,立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 正确分析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 针,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参加谈判。 17日下午5时左右,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放shè出绮丽的晚霞。金家巷张 公馆门前,张学良在焦灼地等待着。他已经派自己的座机去延安 (在保安修 建的临时机场太小,飞机无法降落,后又改在延安)迎接中共中央代表团。 自扣蒋以来,张学良对如何处置蒋介石颇感棘手。他说:“抓住他(蒋)就 像抓住个刺猬,拿在手里感到扎手,放在地下又怕跑了。”因此急切地盼望 周恩来的到达。延安会谈,周恩来的远见卓识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曾对人说: “他来了,一切就有办法了。”当周恩来、秦邦宪等拐进小巷 时,张学良大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他见周恩来已剪去长须, 笑着说: “那样长的美髯剪掉,太可惜了,”周恩来答:“我剪去长须,在 城里就不那么惹人注意了,可以更方便地协助张将军排解繁难”。张学良与 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寒暄,随即引周恩来一行人进入客厅,以丰盛的晚宴 欢迎中共代表团。 晚宴后,周恩来与张学良继续jiāo谈。张学良首先向周恩来说明发动这次 事变的原因、南京的动态和各方面的反应。他告诉周恩来说: “蒋介石最初 拒绝谈任何问题,现在已允许谈抗日问题。说凡具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