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件的,他可以照办”, 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说: “只要他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我们就可以放他 回去,还拥护他做全国的领袖。”      周恩来首先充分肯定了张学良的爱国热忱,接着说道: “西安事变存在 着两种可能的前途。一是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使中国免于亡国 之祸,这是好的前途。一是宣布他的罪状,jiāo付人民公审,最后把他杀了, 这就不仅不能停止内战,反而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不仅不能抗日,反而 会给日寇造成进一步灭亡中国的便利条件,这是坏的前途。为了争取一个好 的前途,避免另一个更坏的前途,现在就必须力争说服蒋介石,使他放弃内 战政策,走上一致抗日的道路。因此,我们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同意 你的意见,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不仅可以放他回南 京,而且还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这是因为蒋介石统治着中国的大部分 地区,是国内最大的实力派,这样做有利于发动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还必 须看到,西北的 ‘三位一体’将是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听 了周恩来对事变xìng质、前途鞭辟入里的分析,张学良异常高兴,他觉得有共 产党给他做参谋部,逼蒋抗日的目的一定能实施,几天来紧锁着的眉头也舒 展了。      会谈中,周恩来、张学良进一步商定了对南京主战派 “讨伐”的军事部 署,以及和宋子文的谈判条件。周、张的会谈进行的非常顺利,一直持续到

    次日黎明。      18日上午,周恩来在张文彬的陪同下,又前往止园拜会杨虎城。      杨虎城从多年与蒋介石的接触中,认为蒋介石是个毫无信义,翻云覆雨 的人,一旦放虎归山,必将遭到报复,因而主张将蒋留在西安。他认为共产 党与蒋介石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不会饶过蒋的。因此对周恩来谈的中共 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感到出乎意料,但仍表示 “只要副司令和中共一致,我 无不乐从”,又说中共 “不计前仇,真是伟大”。同时,他也坦率地提出了 自己的顾虑,一是怀疑蒋是否能抗日,二是怕蒋报复。他对周恩来说:“国 共两党是平等的,对蒋可战可和,而我是蒋的部下,蒋放走了,一旦翻脸, 我的处境与共产党就不同了。”      周恩来对杨虎城的顾虑表示理解,耐心分析了国内人民要求抗日,英美 苏支持中国抗日和蒋介石抗日则生的处境,指出蒋抗日的可能xìng增大了,现 在就要力争他抗日。只要西北三方面加强团结,进而团结全国人民,蒋想报 复也不可能。而且这次如果没有把握,也不能轻易放他走。杨虎城表示同意 周恩来的分析和当前的军事部署,但怕报复的疑虑始终没有消除。      周恩来到西安后不到20小时,经过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分别jiāo谈,对和 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把中共的和平方针开始变为现实,充 分显示了他坚定的原则xìng和充分的灵活xìng完美结合的卓越才能。      12月20日上午,宋子文由端纳陪同飞抵西安。张学良向宋子文谈了西 安三方面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周恩来请人转告宋子文:这次事变中共未曾 参与,对事变主张和平解决,这是中共团结抗日方针的继续,望宋认清形势, 权衡利害,劝说蒋介石改变政策,为国家做出贡献;并说, “只要蒋先生抗 日,共产党当全力以赴,并号召全国拥护国民政府,结成抗日统一战线。” 宋子文对周恩来的意见大感意外,又十分赞赏。他弄清了西安三方面的态度, 又看到蒋介石是安全的,决定回南京报告。      宋子文回到南京后,到处说蒋介石在西安很安全,赞美周恩来有 “政治 远见”,是 “最了不起的人”,说:“南京有谁能承担这样的风险营救蒋介 石,相反,还有人要轰zhà。”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