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袁崇焕准备曲线救国,他并不打算和皇太极硬碰硬。

    袁崇焕到达河西务连下了道命令:命昌平总兵尤世威回防昌平。

    袁崇焕之所以下达这道命令,是有原因的。

    自从金军占领遵化、三里屯,崇祯皇帝就感到十分不妙。他下旨命山西、河北诸郡够奔京师勤王。

    率先响应的就是满桂。满桂虽然这战略上不如袁崇焕,但在打仗上,却从未输于任何一名明军将领。

    满桂带着五千骑兵,从大同星夜赶往京师。当满桂到达昌平时,遇到了昌平总兵尤世威。

    尤世威与满桂的关系非常好,不分彼此,而且尤世威对于满桂还格外尊重。

    满桂希望他离开昌平,扼守密云,而自己则带兵赶往顺义。

    老领导的话还有什么可说的。尤世威二话没说,就杀奔了密云。

    满桂来到顺义,气还没有喘匀乎,便遇到了阿巴泰数万金兵的猛烈进攻。满桂不过几千之众,根本抵挡不住金军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一仗下来,满桂只得率兵朝着通州的方向败退。路上他遇到了一个老熟人侯世禄。

    侯世禄比满桂败得还惨,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二人一见,都觉得十分尴尬。侯世禄曾经是辽东著名的常败将军,而满桂则是辽东出了名的常胜将军。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侯世禄决定和满桂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为今之计只有退守通州,与孙大帅共同御敌才是上策。”满桂说道。

    侯世禄觉得满桂说得在理,便随同满桂退向通州城。

    满桂的决定触碰到了袁崇焕敏.感的神经。袁崇焕得知尤世威擅离昌平要地,气得直拍桌子。他立即下书让尤世威退守昌平,不得私立巡地。

    尤世威无奈,只得带兵回到昌平。

    满桂与侯世禄赶到通州之后,还未站稳脚跟,孙承宗便命他们二人火速带兵赶往京城。

    满桂与侯世禄两人不敢耽搁,在通州城来不及休息,便率军赶往京师。

    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的十万大兵来到北京城,气势汹汹,呼声一片。皇太极望着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心潮澎湃。他久闻北京城的宏大和气派,曾不止一次想象北京城内紫禁城的奢华与威严,却从未亲眼得见。今日便是瞅见了外面的城墙,都觉得比想象中更加气派十倍。

    原先皇太极的意思是将北京城团团包围,可是真到了城外,发觉十万人马实在是少了。皇太极做出决定,自己亲率六万人马攻打德胜门。

    金兵突然出现在北京城外,可把崇祯皇帝给吓着了。他急忙将城中所有的文武百官,功臣宿将召集起来,让他们派出所有的家丁护院到北京城的外城巡逻守卫。

    这还不算,朱由检把魏忠贤当初组建的太监净军、京师忠勇营的军兵都一股脑派往九门把守。

    可是朱由检还是惊惧万分,彻夜难眠。(论谁都睡不着觉)

    正当朱由检惊魂不定的时候,满桂的中军来到内城,将满桂的奏疏呈递给了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见这封奏疏,眼泪立刻流了出来。

    奏疏上这样写道:“臣,大同总兵满桂,率领五千兵士勤王而来。且宣化总兵侯世禄与臣一同,现驻扎在德胜门,有臣在,管保陛下高枕无忧。”

    直到此刻满桂的名字深深地驻扎在这位年轻皇帝的心中。

    就满桂与袁崇焕而言,两人在对待勤王这件事上有很大的区别。满桂与袁崇焕一样有谋略,但面对金兵,满桂将自己的生死与得失置于度外,为的就是个字:“君辱臣死,郡死臣随”的忠君思想。

    而袁崇焕则不同,他考虑是敌我双方的最终较量,而不是崇祯皇帝会不会受到惊吓。朱由检最欣赏地就是自己在危难之际,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