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礼崩乐坏了,我们不可能再恢复周朝的制度,所以才要与时俱进。老实讲,制定一条法,要花很长的时间,定完了它还会一直变,那我们是死守法律还是就地制宜?当然是非就地制宜不可,死守法律是行不通的。

    我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有人就说规定不可以,听的人就火大:规定?那是你们家的规定,关我什么事?你还想用你家规定来管我?那就很妙了。所以讲到讼卦,我们要记住最难就是合理。西方人是法怎么定,人就怎么做,这是他们的民族xìng;中国人要求比较高,只接受合理的法,绝对不接受不合理的法。

    其实,美国当年规定开车一定要扣好安全带的时候,美国人是反对的,可是当这条法令通过以后,所有美国人开车通通扣好安全带。我们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习惯是政府要定什么法律尽管定,我们不干扰,我们只会想到时候不要让人抓到就好了。可见中国人的想法跟西方不一样,西方人从来不会去想自己到时候不要被人抓到,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抓不到,但是很奇怪,中国人就是不会被抓到。而每一个被警察抓去的人都说:冤枉,人家没有拉没事,我没有拉就有事,这不是存心找我麻烦?在中国这样的状况随处可见。

    中国人的弹xìng思维,导致了在诸多诉讼过程中,很难达到双方一致认同的合理结果。不平、不均、不合理,是引起诉讼的原因。司法是否公正,左右着人们的诉讼成败。但是,《易经》的讼卦又主张人们免于诉讼,那么,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平、不均、不合理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办呢?讼卦还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我们把《易经》的讼卦看清楚后,就知道任何事情开始之前,要先想会不会引起官司,如果会,就要尽量去避免,事先进行沟通,打好招呼。以一件很具体的事情为例,如果你做衣料,有人仿冒,你怎么办?你说去抓,但事实往往是你不抓,他还不好意思明目张胆的,只是偷偷地仿冒一点,只要你开始抓,他就开始大规模地仿冒,他心想:反正要被你抓,被你告嘛,我做这批你告我,我做更多批也不过是你告我而已,反正我有钱你去告吧。然后一拖拖三五年,拖到法官要判决的时候,你公司都垮了,你就惨了。所以中国人做坏事,就非抓不可,但是抓了以后我们不会送法院的,我们会找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出来两边调解调解,双方各让一步被仿冒的人说过去仿冒的就算了,以后不要就好了;而仿冒的人认为自己也赚了这么多钱了,算了还是不仿冒了。这就叫做庭外和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讼卦所告诉我们的惕,是说要警惕自己,因为我们警惕不了别人。

    读了讼卦,我们应该知道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艰难险阻之下,自我成长。我们老想过一种很简单的日子政府定了法,大家依法办事,这种模式五千年都没有实现。日本人在台湾的时候,抓到小偷,第一个先把小偷的脚后跟砍掉,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同胞,当然可以砍,这样一来谁都不敢当小偷。我们现在也可以,抓到小偷砍脚后跟,谁还敢偷?我保证没有小偷。但是你愿意生活在那样的社会吗?想起来都恐怖。所以讲来讲去还是要大家讲良心,自己管好自己。这些听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最后变成最有用的。这是《易经》给我们最好的启发。

    《易经》告诉我们,人类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老子曾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老百姓不怕违法,不怕死的时候,法有什么用?尽管法律规定抢银行抓了qiāng毙,老百姓觉得qiāng毙就qiāng毙了。可见法治道路在当今的人类社会是行不通的。

    不能使人信服的诉讼,即使胜诉也不光彩。但是人们一旦打起官司来,往往都会忽略事情的本质,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就是要争口气,讨个说法。但是《易经》却告诉我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