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战斗机队要频繁地为对地的小规模作战出勤。小穆勒这才高兴起来。在足球场上,他本是那种既有天赋,又豪不忌讳出勤出力的队员,这种安排正好符合他的天性。
轰炸机队的大穆勒自然很欢迎这样的合作。而且这种方式也提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管辖下有很多种类的双引擎轰炸机,能载多人。若做侧面攻击,可以用一个人在侧面控制可以转动的机关炮并瞄准射击,而飞行员只需要专心地围着目标转圈。这种方式作战,派多架飞机攻击也不成问题。大家编好队,飞行员们只负责驾驶飞机,围着战场转圈,专门的炮手负责射杀敌方坦克。有些承载能力强的飞机,还能在侧面安装机关枪,压制地面的防空火力。
大穆勒很高兴地说,这样的攻击方式并不需要护航。这让赫斯吃了一惊。德国的战斗轰炸双用飞机的原始设计目标,是能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并在战场上独立作战,对抗敌方的战斗机。德国还有一些双引擎的重型战斗机,如bf110,原计划是为轰炸机护航。
在原时空,英吉利海峡空战的经验表明,这样的安排完全是一种盲目自大。因为单引擎的战斗机在灵活度和速度上,都远远胜过了双引擎的飞机。这使得英国的单引擎战斗机能够大批击落德国的双引擎战斗轰炸机和重型战斗机,并借此赢得了英吉利空战的胜利,阻止了德国对伦敦的轰炸。赫斯自然知道这一结果,就要求进行一些对战演习和空战实验,又要求德方与波兰交流他们与苏联空军对战的经验。这样的安排是有意义的,必须确立单引擎战斗机的位置,以及强调对轰炸机的护航,以避免德军靠重大损失来学习这些内容。
若轰炸要靠单引擎战斗机护航的话,双引擎的重型战斗机就失去了地位。因为其设计机身比轰炸机轻,也更灵活,就造成了载弹量不足的缺点。用作轰炸时,任务/油耗比不划算。当时空军中已经有大量的bf110和类似的重型战斗机配置。赫斯就建议将这些飞机从战斗机队中调整出来,像ju87一样配备给地面部队,做侦察/袭扰扫射c轰炸用途,或者改为侧面安装37毫米机关炮,用于攻击坦克。这样的调整也能帮助空军加深印象,避免用重型战斗机,轰炸机等去对抗敌军灵活高速的单引擎战斗机。
至于德国的主战坦克,则是改良的豹中型坦克。德国的钢板制造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同样的钢板厚度,其抗打击的能力却超出其他国家的坦克的钢板的抗打击能力3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尽管有这个优势,德国的坦克也比苏联同类的坦克略重。其中一个原因,是德国坦克采取的是标准的5乘员制。有驾驶员,命令官,炮手,装弹手,无线电操作员这样配置的5个乘员。而苏联坦克一般只有3个或4个乘员。这多的乘员,使得坦克的操作效率较高,在一到二个乘员受伤或牺牲时,也有勉强作战的能力。也能帮助快速装弹,帮助维护,在战时操作机关枪等。原时空里,德国坦克弹药的安防位置在何处,保护措施如何,赫斯并不清楚。但赫斯听说过坦克的一个弱点,是弹药爆炸时会连锅端,也就是说,整个坦克的乘员并坦克全部毁坏。他就问军事专家是否有办法。经过研究后,大家发现将炮弹单独存放,并在存放空间里设置往外排放气体减少压力的设计有效果。这样,即使我方炮弹爆炸了,也能有机会保存乘员甚至坦克本身的运行装置,让坦克靠自身的机关枪掩护退出战场。当然,这意味着加厚装甲保护弹药储存箱,约束弹药储存位置,以及独特的单向取弹门,爆炸时的外弹排气门的设计等。这种弹药储存的安排也会造成装弹不方便的弱点,这时候多的那个乘员就能起到辅助作用。
至于设计,则由古德里安考察波兰缴获的苏联的t34坦克后,再加上赫斯的轻装甲,重机动的思想形成的。这款豹重量约30吨,却配备了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