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新的这份报告交给他,并告诉他相关要求时。杨万晨副经理脸上笑得就像一朵花一样说:“好,我知道了。小关写东西是快,都快成了关快手儿了。”说实话,杨总夸我,总会让我觉得后背冒凉风,浑身不适应。我刚打算转身告辞时,杨万晨此时已经把目光落在了报告上,脸色由晴急剧转阴,随后又使劲儿的翻看着。嘴里说着:“小关,你别走,等一下!”我一听领导不让走,我就没动,站在那里候着。但见杨万晨翻看报告的速度越来越快,手里的力道也越来越大,赤红脸涨的越来越红,似乎想把眼前的报告撕烂。等他再把头抬起来的时候,那张黑紫色的脸有些狰狞,格外吓人。这杨万晨变脸的速度有如张三爱上了阎婆惜,鬊鸟日了外国鸡,就是特么一瞬间的事儿。他声音有些颤抖的说:“小关,你有什么权利把我写的内容都删掉?我原来材料交的慢你催我,现在认认真真的完成,所有的副经理我第一个交给你。你现在几乎是连我一句话都没有采纳,那你总找我干嘛呢?你给我解释解释!”其实,我真的挺同情他的,这事儿放在谁身上也不好接受。试想,一个学渣,日常用字都认不全,写不齐,读不准,这回挖空心思,不知道憋了多少天,自认为想出“高温带常温,军品促民品,五指和拳头”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词儿来,愣是被人家改了个面目全非,一切心血付之东流,换谁谁也得上火。但是,这杨万晨不至于没头脑到,认为是我把他的思路都给抹杀了吧?
这里面有玄机,该玄机就在于他无论怎么说,我也不能说出钱总批他没文化的话来。反过来,我更不能将杨总今天的表现告诉钱总,那样领导们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深。领导们之间就是这样,虽说背后可能有些分歧,互相看不惯,但是面上还是都过得去的。我要是两面传话,搞得矛盾升级,最后钱总、杨总和我三头对案,俩领导一不楞脑袋都说没说过,那我就成了最大的罪人和混蛋。这就是秘书的悲哀,你人轻言微,说不准是谁的出气筒,领导们情感上宣泄出来的垃圾都到了你这里,你却无处宣泄。当然,这就是人品和德行好的人会无处宣泄。德行差的可不就拿下面的部门或者来办事的职工撒气呗。这种负面消极的情绪,时间长了在企业里便积累成了一股戾气,挥之不去,成为了事业前进的绊脚石。可当时面对杨万晨的质问,我又该如何应对呢?电光火石之间,我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本周第三更到这里就结束了。故事写到这里,我回忆中当时还是非常同情杨万晨的,而且对钱总有些做法并不满意。人家杨万晨提出的“以高温带常温,以军品促民品”的思路怎么了?钱总都没问问人家杨万晨就给人家否了,真的是不太合适。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我才渐渐地明白,只要你接触杨万晨时间长了就会深深的了解他,只不过我当时还没有钱总那入木三分的慧眼,一下就洞穿真相罢了。这个“高温带常温,以军品促民品”的思路,可没有结束,大家提起精神来,到了后文书,这条思想成了666厂的指导思想,那么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敬请您期待!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