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一直以为,晟王身边有三位皇子,太子身边只有励王,而且那三位皇子虽然因为尚且年幼的缘故,所以阶品都还没有励王高,但他们的潜力和才华显然都比这个风流王爷强得太多,所以在这个方面晟王明显要比太子胜出一大截来;现在大伙儿才知道,东宫正主毕竟不愧是皇室嫡子,太子的眼光要比他们这些个老眼昏花的厉害多了。
励王一人,足以盖得过那三个小皇子了。
理所当然,有人开始思考着要怎么才能够靠上太子和励王这棵合抱的大树,肯定也就有人在明里暗里对太子和励王这对组合忌惮不已,甚至于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够止住励王和太子这等风光大涨的势头。
其中的主力军,当之无愧就是晟王,尤其是在过去的数月之间,晟王连栽了两个跟头,首先是自己的手下给他出了个馊主意,好端端地只因为跑去弹劾太子,最后想要让太子所受的惩罚加重,乃至于借此动摇他的根基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是晟王自己,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于父皇若即若离的疏远之意。
弄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太子那边的请罪奏折写得太动听了,自己这边厢一上本参他,就直接让父皇认为是自己对太子虎视眈眈,一逮着机会就咬紧不松口,结果弄巧成拙,才会变成今日这般局面,连一个小小的励王,这会儿距离自己竟然也只差了两颗珠子了。
其次就是对那几个中立,或者说应该是貌似中立实则摇摆不定的重臣的拉拢,完全没有预期的顺畅,甚至于连一波三折但是最后有惊无险,得到完美结局的状况也没出现,反而是晟王本人碰了一鼻子灰,连续吃了三家闭门羹,真真儿个诠释了什么叫做名副其实的自讨没趣。
晟王最开始也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自己对他们往日里也不是第一回想办法拉拢讨好了,可是他们以前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各自的态度,总是用模棱两可的话语来敷衍搪塞自己,但好歹也算是很客气很礼貌的同自己打太极,没有让自己满意,却也没有让自己难看。
可是这一回,他们的态度却要比以往强硬得多了,当然还不至于直接扫地出门,但要么是避不见客,要么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连模糊不清的回答都不见了。
待到后来得知,这一次真正犯下欺君之罪的人并不是太子,而是励王,但即便励王欺君罔上结党营私,称得上是什么大罪重罪都犯了一个遍,最后得到的惩罚居然也只是禁足三月之后,晟王登时明白了那几个墙头草的奇怪态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可想而知,他们的耳目居然比自己还机灵,而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们就明白圣上对东宫那边的重视和宠信程度,要远远高于对他这个七珠亲王。虽然表面来看,晟王最近这些年在朝堂上一直顺风顺水,太子有时候都被他压得有些抬不起头来;可是真的出了大事才方能看出,圣上心底里终归还是偏宠东宫的。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对于晟王本人的打击,更是远比在数位重臣那里碰的钉子要严重许多。那些朝臣们不肯向着自己,自然会有其他人肯归于自己麾下,再说了他们也没有明确表示自己已经站在东宫的立场上,说到底除去自己的面子不大好看以外,其他实质性的状态并没有任何改变;可是父皇的恩宠则完全不同,那是决定性的事情,甚至于是致命的问题。
如若父皇当真一直以来,最为宠信之人始终都是太子,又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提拔成七珠亲王,让自己在一众庶子之中鹤立鸡群,让所有人都误以为自己是唯一一个有机会撬动太子之位的皇子?晟王以前一直以为,父皇之所以必须立唐悟玟为太子,不过是因为他既是长子,又是嫡子,天生优势摆在那里罢了,所以自己的才能还是很有优势的,可现在看来
励王于朝堂之上,从礼部尚书手中接过五珠亲王王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