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董卓既已决心称帝,就知此事不可耽搁。以免夜长梦多。于是与李儒计议分派各人前去准备。吕布心中却暗討,做了这么多事,看来一切似乎还是顺着历史的车轮在转动。

    且说吕布与李肃二人奉命与王允商议丞相登基之事,王允闻得此事假做欢喜,承诺亲自前去百官之中劝解,周旋。数日之后董卓得报,百官奔走相告。遥以庆贺丞相即将登基,大汉终于要拨云见日了。董卓心中暗暗大喜:“这王允老儿果然不愧为三朝老臣。于朝中竟能一呼百应。省得许多枝节。天命终究眷顾我董卓也。”

    初平三年,四月。王允聚集百官上奏天子:“大汉国祚四百年,传至陛下。气数已尽,非臣等不忠,今陛下年幼,十常侍之乱后天下诸侯群起逐鹿,不尊皇室。非董丞相力挽狂澜,则汉室亡之久矣。陛下应效法尧舜之道禅位于董丞相,则江山永固,陛下亦可终生富贵矣!”汉献帝年方十二岁,无兵,无权。对于董卓来说不过是个傀儡木偶一般。说是奏请,其实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以证明董大大是合法的,并不是他篡位,而是必须他来挽大厦于将倾,是不得已的。于是汉献帝令王允代为草诏,定于四月二十三日黄道大吉之日,于未央宫中禅位于董丞相。经过确认后,吕布记下了这个日子,四月二十三日,明年的这个日子就是董贼的祭日。不过他估计没什么人会去拜祭他董卓的。

    董卓见大事已定,整日于丞相府接见百官祝贺。身穿天子服饰,尔等不说了,改口叫卿等了。本相也不说了,改口称朕或者孤了。看得吕布在一旁是恨得牙直痒痒。心里默念:“董贼你就抓紧时间再嘚瑟几天吧!我保证不打死你”

    董卓是天天板着指头算日子,还有多少天。时不时还暗自骂骂王允,这老匹夫怎的非得定个这么远的日子。选什么狗屁黄道吉日啊。老子要登基,哪天都是黄道吉日。老天爷也得顺着朕。登不登基,老子跟皇帝还不是一个样?就是一想起貂蝉这小美人儿,朕这心哪,就跟猫爪子挠似的。吕布却只能在一旁温柔的劝导,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再忍忍,就快了,就快了。

    董卓是左也盼,右也盼。望眼欲穿啊。这一天终于来了。与此同时,吕布也深吸一口气,重复一遍,这一天终于来了。其实王允也在感叹,这一天终于来了。当然还有更多人在发出这样的喟叹。就不全都说出来了,有凑字数的嫌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差不多了。

    谁曾想登基这天,董卓却带着一众心腹武将领一万所谓的御林军,虎贲军来到未央宫。王允等人相迎于宫门外道:“丞相何故如此兴师动众,如今大局既然已定。又有温侯和李傕郭汜等众将护卫。何须动用御林军。圣人云,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为之。今乃丞相登基大吉之日。若带甲士入宫。恐于国祚不详啊。”董卓闻言瞅瞅吕布。吕布道:“义父,司徒所言甚是啊。以儿臣看,只叫众人于宫外等候。纵然有贼,吕布这杆方天画戟可保义父万无一失。”董卓沉吟道:“有奉先,孤自然是可以无忧,这样吧。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尔等与奉先一起,随我进去。李蒙,王方领御林军于宫外等候。”吕布心中暗骂:“好奸诈的老贼。事到如今也只能拼死一搏了。如若一击不中不过幸好,为防不测,事先已让吕玲绮带着貂蝉,瞒天过海摸出城去。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这一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并没有像电视剧里一样,决战前夕愁云密布,暴雨将至。吕布却已隐约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事情的发展再次出乎意料,原先的设定是于皇宫之中传旨禅让,董卓不便带太多人进去。最好只带吕布。可惜,如今董卓再次不按套路出牌。除了吕布,还是带上了自己的四个心腹大将。另外,吕布注意到,一个似乎与女儿铃绮年龄相仿的少年,一直跟在董卓大将张济之后。这少年,吕布在董卓军中这两年,竟然从来没见过。吕布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