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家的时候已是近中午时分,日头已经大了起来,下地的人快要回来了。李慧已经擀好了二个大锅排的手擀面,坐上一锅开水,炒好菜汤,擦了二大海碗的黄瓜丝,只待男人们回来就可以下面条吃饭。温柔把杜锦弦放到屋里窗下,交待不要淘气,就赶紧跟着忙伙着把晒棚清理下,喂鸡喂狗,把风道里的麻包都赶紧着拿出来,家里活碎,但忙起来人也照样停不下来。要不后世曾有人统计,说家庭妇女的压力比上班族的还大,更有些妇女宁愿上班也不愿在家当黄脸婆。

    杜锦弦坐在窗下,树影斑驳,眼前的一切陌生而又熟悉:从医院到家,一路行来,除了主干道有几幢二层、三层小楼外,医院那边是老城区,大多是泥墙瓦房,到了城西,大多数是象她们家一样的砖瓦房。

    嘉和县分东关、西关、南关和二街四个村,(后来改叫居委会),每个村有三个大队,这时候只要是结婚或分家单过的村民,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到大队交钱申请划分宅基地。原世她82年出生那年,家里在县城西要了片东西22米、南北28米的宅基地,盖起了坐北朝南红砖青瓦的堂房,后来陆续盖了东屋西屋。90年代家里流行两层小洋楼,家里又把起基房拆了盖了小洋楼,00年代县里又开始搞拆迁,包了两个单元房一个门面房,爸妈从此成了包租公包租婆。

    这世的家的住址和前世一样,早早搬离了老宅,在城西划了地,盖了这间坐北朝南的起基房(豫北地区这样叫,就是划宅基地自己自建的砖瓦房)中间用五个三角梁支起,中间三个梁下是堂屋,两边隔了两个里间。每个大梁南墙中央开了个木框玻璃窗。一进堂屋正门,东窗户下东西向砌着长三米宽近二米的煤炉台,有成人腰部那么高,临着窗户很是亮堂。煤火炕旁边放置着二个大水缸,上面用大锅排盖着,防止灰土进入。对应的北墙那边放置碗柜和案板、面柜,案板上面大梁上垂下二根银勾,悬挂着几个篮子。东里间门靠北西里间门靠南正好斜对角相望,门前挂着半帘绣有梅花图案的白布帘。堂屋门正对面北墙上挂着三个玻璃画匾,中间一幅青山绿水仙鹤青松图,左右两侧玻璃匾写着“春回大地山河秀福到人间万象春”,匾下二个条几框支起一条近三米长的长条几和条几柜,正中间供奉着如来佛,左右两边放置着大红圆肚花瓶,瓶里插着塑料牡丹花。条几桌前放置着一张黑色八仙桌,左右两侧各放一张罗汉椅。左侧罗汉椅边立着一个一人高的坐钟,正在嘀答嘀答地左右摇摆。西侧北墙放置了套崭新的组合柜,堂屋西墙放置单人桌几和皮质单人沙发,墙上挂着象屏风似的四扇玻璃画匾,里面分别画着梅兰竹菊。隔过西里间门,在西南角放了个电视柜,黑白的牡丹牌电视机被一个白色绣花巾蒙盖,南墙窗下放置长沙发,她现就坐在这长沙发上,沙发前放置一张上下层的椭圆茶色玻璃桌,桌上盛好四碗疙瘩面汤,桌上一盘凉拌黄瓜一盘馒头。旁边放置几个木头靠背小板凳,几张光电椅缩起放置在北墙头犄角处,东边堂屋正门门后放置洗脸盆。坐在沙发上,可以看到里间的墙上搭着木板,形成了开放式的小阁楼,平时一些不常用的东西还可以放到上面。木板下面用印花的大纸糊着避免上面掉东西(也有家户用自家织的布钉到上面),同时也把两个小里间隔成了两个小平房。

    杜锦弦本来是被安排和爸妈一起睡在东间的,可一来人家夫妻久别,二来她对这对似是而非的爸妈还有点别扭,就申请和小哥哥一样睡在西间,西间靠北墙放张床,南头窗下再放张床,床头分别放张三斗桌,中间再用布帘一拉,也挺不错。

    大门盖有门楼,上面当作晒棚过两天麦子可以放在上面晒,下面可以放车子等杂物,门楼两侧设有两个入口,堂屋到两个入口的距离种植了两排高大的梧桐树,从影壁到堂屋大门的距离全都抹了水泥地。两入口中间影壁墙上画着仙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