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形势下,溥仪不可能无动于衷。
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一日,张勋复辟,扶植溥仪登基。这一年溥仪才十一岁,完全是这些军阀们的傀儡。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段祺瑞当上国务总理。但这个总统跟总理的关系非常不好,两人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当时张勋是一个大军阀,两人都想拉拢他。
张勋看机会来了,竟然以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矛盾的名义率领军队北上。民国六年六月十四日,张勋的军队抵达北京。
溥仪以皇帝的身份在养心殿里召见了张勋,张勋对溥仪行三跪九叩大礼,溥仪在自传中回忆这段经历:我按着师父(陈宝琛)的教导,问他徐兖地方的军队情形,他说了些什么,我也没用心去听。我对这位“忠臣”的相貌多少有些失望。他穿着一身纱袍褂,黑红脸,眉毛很重,胖乎乎的。看他的脖子就觉得不理想,如果他没胡子,倒像御膳房的一个太监。我注意到他的辫子,的确有一根,是花白色的。
在这次会见中,张勋并没有提到复辟的事情,因为张勋很清楚,溥仪还小,而复辟事大,决不能轻易说出去,最好的情况是,复辟成功后,给溥仪一个惊喜。
六月三十日晚上,张勋入宫,和陈宝琛商量复辟大事,当时有五十五个要人在场,这些人中不乏像王士珍这样的实力派,大家都赞同复辟。
第二天,陈宝琛告诉溥仪:“皇上,你马上就可以再当大清的皇帝了,伟大的复辟事业已经开始了。”
溥仪很高兴。陈宝琛告诉他,上朝之时,张勋给你请奏,你答应就是了。溥仪点头同意。
上朝之时,张勋行过三跪九叩大礼就开始请奏:“皇上啊,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现在只有皇上重登大典,才能救万民于水火啊!”
溥仪问道:“如果我当了皇帝,那黎元洪那个大总统怎么办呢?”
事前,张勋曾经胁迫黎元洪放弃大总统之位,支持溥仪当皇帝,但遭到黎元洪的拒绝。此时,为了哄骗溥仪,张勋说:“黎元洪已经答应辞职了。”
溥仪按着陈宝琛的教导说:“既然这样,朕就准奏。”
第二天,溥仪再次当上大清的皇帝,溥仪当上皇帝后,幕后团队为他出台了九项改革措施:一、大清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二、皇室费用四百万两银子照旧;
三、皇亲贵族不得干预政事;
四、满汉一律平等;
五、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仍然有效;
六、废除民国发行的印花税和其他一些苛捐杂税;七、废除民国法律,用宣统元年的法律;
八、禁止党派之争,赦免所有的政治犯;
九、剪不剪发,臣民可自行裁决。
七月一日,张勋让康有为起草复辟通电,下发全国各地,张勋还要求康有为历数民国弊政,让大家觉得复辟是深得民心。
复辟之后,京城里的百姓确实热闹了一阵,很多人家挂起了龙旗。看到百姓们的热情这么高,陈宝琛非常欣慰,唯一煞风景的是黎元洪不肯退出总统府。头脑发热的陈宝琛居然让溥仪赐死黎元洪,溥仪心地倒还单纯,说道:“我刚当皇帝,就赐死以前的大总统,这么做太不像话了。再说了民国也优待过我啊!”
这次复辟活动中,张勋是第一功臣,张勋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专制派,民国创建后,就他的军队留着辫子,所以他的军队又叫辫子军。复辟之后,大权掌握在张勋手中,他担任内阁议政首席大臣,兼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同时还控制着兵权。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张勋是袁世凯第二,“哪里是什么大清复辟,不过是张勋自己想当皇帝罢了。”张勋还准备把自己八岁的女儿嫁给溥仪当贵妃,显然是想控制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