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你再饮食无度起居无节,这样只会让健康更加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尔衮眩晕的频率越来越高,以前身上遗留的战场上的伤也经常xìng地发作。
多尔衮最后几年,心境也非常糟糕。顺治七年,多尔衮最信任的人弟弟多铎病逝,接着多尔衮的元妃去世。同年二月二十五日,多尔衮公然召集王公大臣贝勒开会,将豪格的媳fù博尔济吉特氏纳为后妃。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认为这事做得非常过分,把自己的侄子整死,还把他的媳fù纳入后宫。多尔衮的这个做法有些反常,不像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行为。只能说他对豪格恨得咬牙切齿,这么做就是为了羞辱九泉之下的豪格。
二月二十八日,多尔衮忽然发布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命令:各部事务有不需入奏的,由亲王满达海、博洛、尼堪等人处理。换句话说,多尔衮大胆地放权,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多尔衮这个人是非常贪权的,这时候怎么会拱手将大权jiāo给手下呢?唯一的解释是多尔衮处境很不好,身心两方面都快扛不住了。
五月三日,根据史书记载,多尔衮的福晋去世之后,贝勒巩阿岱违反了礼节,多尔衮将他降为镇国公,罚俸一年。巩阿岱是谁呢?他是多尔衮异母兄弟的第三子,和多尔衮算是平辈,此人对多尔衮忠心耿耿。多尔衮入关后,任命他为吏部尚书。打败大顺军后,巩阿岱又被升为辅国公。多尔衮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信给予了这么大的惩罚,是不是证明了后期的多尔衮xìng格反复无常,情绪变化无端?这个巩阿岱在顺治九年的时候,卷入了大清算的风暴中,因为和多尔衮过从甚密,最后被处死。
七月初四,多尔衮觉得北京酷热难当,下令在关外创建一座大城充作避暑之用,还向内地九省加派二百五十万两白银。想当初,清兵入关时提出废除明末三饷的口号,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多尔衮突然加派钱粮,这让人不理解,你这个摄政王是做什么的,现在天下还没定,你的政策就出尔反尔,还要不要大好江山。
七月初十,多尔衮身体不舒服,当着大臣的面抱怨说这个小皇帝怎么回事,我生病了他也不来看我,我真失败。结果,顺治帝听到多尔衮的抱怨,亲自来府中看望多尔衮,是不是受了孝庄的指示我们就不知道了,反正顺治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这些事情都充分说明了多尔衮在生命最后阶段,情绪非常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很有可能是自身的身体状况引起的。此时的多尔衮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英明神武的摄政王了,他仿佛感觉到自己来日无多,整日沉溺于享受之中,声色犬马样样不少。
根据史学家谈迁的记载,多尔衮临终前曾经与兄长阿济格密谈。到底谈了什么,无人知道。我们只看到,阿济格和多尔衮密谈之后,立刻快马加鞭带着三百骑兵往京城冲去。这事被翰林院大学士刚林知道了,他抢在阿济格到来之前赶回京城,让诸王和大臣们立即关闭九门,严加防范,阿济格三百人马到了之后,全部被拿下,除了阿济格,余人全部被处死。
就在举办多尔衮丧礼的第四天,大学士刚林奉命前往摄政王府收回两样东西:信符和赏功册。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多尔衮尸骨未寒,顺治就要动手收回。信符相当于兵符,国家遇到战争或者大的灾难时,皇帝就是用这东西调集全国兵马。这东西向来是由皇帝亲自保管,多尔衮摄政后以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为由,把这个东西移到摄政王府,相当于把王府变成国家的五角大楼。这毫无疑问是多尔衮巩固自己权力的一个大步骤。
赏功册,无疑是八旗将士的功勋档案,这东西本来也只能为皇帝所有。多尔衮把这个东西也拿回王府,赏功册向来是汗王和皇帝权力的象征,八旗军以征战为生,掌握了将士们的赏罚权等于是掌握了军队的最高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