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跟太宗合葬,棺椁停在什么地方,就是安葬我的地方。就地安葬就行了,一定要牢记我的话,不可以违逆。”
野史虽然不可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正史对此也有记载,《清史稿》中孝庄文皇后的传记中说,孝庄在临死前给康熙留下遗言:“太宗皇帝已经葬了许多年,不要为了我轻易动他的陵墓,况且我心里只惦记着你们父子,葬在孝陵附近就可以了,我不会有什么遗憾的。”
孝庄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不想和皇太极合葬,跟皇太极的感情不是很深,心里只挂念着顺治和康熙父子俩,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自己的孙子。说实话,孝庄对顺治的感情不是很深,倒真的很爱孙子康熙。康熙也很听话,祖母这样安排,就照她说的做。到康熙驾崩,孝庄的棺材还没入土,一直搁在地面上。直到雍正三年,孝庄才入土,雍正把他葬在孝陵外面,取名为昭西陵。昭陵是皇太极的陵墓,不过皇太极的陵墓在沈阳,孝庄葬的地方在河北。
孝庄生前说的太宗安葬已久,不想扰动他,这只是个借口。在孝庄逝世一年前,中宫皇后哲哲逝世后,便是撬开皇太极的陵寝,葬在皇太极的身边。后来,慈禧太后死后,咸丰都葬了四十七年,还是把他的陵寝撬开,把慈禧葬在他的身边。所以说,孝庄绝对是一个特例。她为什么没有跟皇太极合葬,一直飘在风水墙之外呢?这是让历史学家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孝庄之所以没有跟皇太极合葬是因为她生前又嫁给了多尔衮,孝庄身受汉文化影响,觉得嫁给了多尔衮,死后又跟皇太极合葬,心理上不适应。
至于孝庄说自己只牵挂顺治康熙父子,不在乎是不是跟皇太极合葬,这个理由也非常牵强。事实证明,孝庄对顺治的感情是非常淡薄的,当然这跟顺治让她失望也有关系。顺治帝生前非常看不惯孝庄,觉得她作为一个太后,怎么能跟多尔衮眉来眼去,把自己的脸、皇家的脸都丢光了。他哪里知道孝庄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他,要他理解孝庄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顺治死后,孝庄一直没有去他坟墓看,直到康熙有一次劝她,才在顺治陵前走了一遭。所以,学者们猜测,孝庄为啥没有葬在皇太极身边,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这个苦衷肯定是非常大的,所以连孝庄的孙子都觉得没法埋在那里,甚至连重孙雍正也觉得没法埋在那里。
第七个证据似乎是个铁证,据说有人在皇宫内部档案中亲眼见过孝庄太后下嫁的诏书。这个人叫刘文兴,是一个学者,他在194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文中提到他的父亲是晚清内阁学士,在收十大内档案的时候,发现了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诏书。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如果真有人见到这份诏书,那么这诏书现在在哪里呢?没有人知道,除了刘文兴之外,也没有其他人说见过这份诏书。
第八个证据最荒唐了,有人说《红楼梦》里曾暗示太后下嫁。《红楼梦》中焦大骂贾府除了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连猫狗都没干净的,还骂有人养小叔子。有人附会说,这是借小说指桑骂槐,实际上骂的是孝庄跟多尔衮。还说元妃省亲实际是暗示孝庄嫁给了多尔衮,书中的荣国府实际上是睿王府。这个说法虽然新颖,但确实有些荒诞不经。
以上都是认为太后嫁给了多尔衮的证据。那么,我们再来说说太后没有下嫁多尔衮的观点。
要说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完全清白,这是不太可能的,大多数人认为孝庄和多尔衮是一种情人关系,并没有婚嫁这样的事实。
婚嫁绯闻首先是“皇父”这两个字引起的,论者认为皇父只是一个称号,是表彰多尔衮的功勋的,跟什么父亲不父亲的没有半点关系。真实情况可能就是这样,多尔衮取得“皇父摄政王”的称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