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钱,危难当头,大家一边赏月一边抗战,颇有古希腊人的风范。当时,江yīn城有人作《五更转曲》,听后,就连城外的清兵都流泪:宜兴人一把qiāng,
无锡人团团一股香。
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
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
江yīn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
八月二十一日,江yīn城破,阎应元慷慨就义,临刑前赋诗一首:“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河山。”
城破之时,阎应元带领一千多人上马和清军巷战,杀死许多敌人,身上中了三箭。他想夺门而出,没有成功,便跳到了太湖中,可惜湖水太浅,被清军俘获。当他被押到刘良佐面前时,刘良佐失声痛哭。阎应元问他:“你哭什么?要杀要剐快点吧!”刘良佐什么话也没说,转身离开。当天晚上,阎应元被杀害。陈明遇则战死在疆场上。
江yīn城破之后,又是一场大屠杀,剃了头发的不杀,和尚不杀,其他都要杀头。当然,这一战清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死者接近七万,当然,其中很多是投降的汉人。
江yīn人民的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极大地鼓舞了反清斗争。其中,最有名的是嘉定人民,结果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
清军进入南京后,原来明朝的嘉定县令弃城逃跑,清廷派周荃单骑到嘉定来招抚嘉定人民,这时候,嘉定人民还没有反抗,而是对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一个月后,新任的县令张维熙到嘉定就任。本来嘉定人民对清廷没那么反感的,忽然没过多久,传出了剃发令。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剃发比剃头还恐怖,这说明了习惯在人心中的地位。
随着剃发令越来越严,老百姓在街头奔走呼告,如丧考妣:“有没有大明的官兵来保护我们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现在有人要给我们剃头,这比死还难受。只要有人敢起义,我们一定追随。订/阅/v/信/whair004”
后来,突然有人放话说,以前明朝的总兵吴淞即将带领军队进城解救百姓之困。病急乱投医,危难之时见了稻草就抓,老百姓一听吴淞将军即将到来,闻风而起,开始火烧清军船只,打击清军。
嘉定人民的起义具有很大的自发xìng,是对古老习俗的一种坚守,对外来习俗的一种反抗,加上这种外来习俗是强制xìng的,所以反抗必然也是极端的。大家也意识到这种缺少组织的反抗会是什么后果,便推举进士黄淳耀和前明官员侯峒曾为首领。
在这两个人的主持下,嘉定百姓据城而守,人人拿起武器。嘉定百姓没有杀掉县令张维熙,只是把他赶出城,在城上挂着白旗,上面写着“嘉定恢剿义师”,并挨家挨户抽丁。城内秩序井然,昼夜有人巡逻要是早这样的话,明朝也不会亡国,只有危难之时人们才懂得团结。
六月二十四日,李成栋派遣弟弟李成林率领几十名骑兵,企图杀出一条道路,向外界求救。然而,李成林在出城之时被乡勇包围,李成林被杀死,尸体丢弃在路边。得知李成林的死讯,李成栋日夜对着副将哭泣可见,这人虽然做了汉jiān,但是丝毫没有泯灭人正常的感情。
七月一日,嘉定已经聚集了十万的乡兵。可惜这些乡兵没有作战经验,和李成栋jiāo战之时被打败。败退之时惨不忍睹,尸横遍野。更糟糕的是,当时河水暴涨,乡兵无路可退,只好跳进大水里,那个场面绝对是少儿不宜,太过血腥。李成栋指挥清军肆意屠杀,以泄弟弟被杀之恨。除此之外,李成栋还在城中挑选美貌女子,恣意yín乐。
李成栋率领清军攻进城后,接连屠杀了三天。清兵在杀人之前,先让百姓拿出珍宝和银子,骗他们说拿出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