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被忽悠了。一个被忽悠的人是愤怒的,一个被忽悠的皇帝更是可怕的,作为一国之君,被人忽悠不光是利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子的损失和权威感的丧失。

    皇太极默念:忽悠我的人都必须付出代价。

    崇祯:一个最能折腾的皇帝

    出来忽悠,迟早都是要还的。

    为了回报崇祯的“诚意”,皇太极派出自己最豪华的阵容: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岳托等人,全部都来了。

    京城再度面临巨大的危险。紧急之下,崇祯只好把全国各地能打仗的人都调回京城。首先是祖大寿,这人打仗很勐,其次还有剿匪高手孙传庭等。

    会打仗的人往往不容易驯服,像祖大寿、孙传庭这些人能力很强,但是指挥起来特别费劲儿。就说这祖大寿,能够指挥得动他的人实在太少,连崇祯都指挥不动,只有袁崇焕、孙承宗这样的人才指挥得了他。袁崇焕死后,祖大寿对国家兴亡一直处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为了指挥这些桀骜不驯的战将,崇祯必须挑选一个更勐更强的人才行。幸好泱泱大国也不是没人,袁崇焕死后,还有一个卢象升。亡国时期出现的英雄人物,基本都是悲剧角色,像秦末的章邯、明末的袁崇焕等人,卢象升也是个悲剧。

    听说皇帝委以重任,卢象升急急忙忙赶到京城。卢象升也是一个xìng格坚毅刚强的人,崇祯见了他,开门见山地问:“现在怎么办?”卢象升果决地说:“主战!”

    当时,崇祯身边的杨嗣昌和高起潜脸色立刻刷白,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崇祯一见气氛不对,马上打圆场:“那个和谈的事,都是谣言,别信那些,我也是主战的。”

    卢象升说:“那就好,我立刻上任。”

    第二天,他就收到崇祯送来的战马和武器,卢象升是个刚直的人,也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他决定以死报国。

    几天后,清军已经到达通州。此时,卢象升只有三万人马,但他决定干,而且干大的。当然,他虽然xìng情单纯,但也是一个熟读兵法的人,很有军事才能。他很清楚,如果和清军正面jiāo手,自己这点儿人马是拿过来送死的。所以,他决定,夜间偷袭。

    这是一个夜晚,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卢象升面对自己的士兵,下了一道狠命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当斩!”

    事实证明,这次偷袭非常成功,清军没有任何提防,因为他们想不到明军居然敢偷袭他们,他们已经习惯了明军抱头龟缩的样子。清军伤亡很惨重,就在卢象升带着人马砍杀清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后军,无法扩大战果。

    原来,高起潜秘密调走了他的后军。无奈之下,卢象升只好下令撤退。

    卢象升找到杨嗣昌,义正词严地说:“你们这样搞是行不通的,我现在负责防卫京城,你们如果要议和,我的下场就跟袁崇焕一样。”

    杨嗣昌是个城府非常深的人,他也有苦衷。真正为难卢象升的其实还是崇祯,崇祯这人脾气暴躁,急功近利,虽然也善于做出所谓的成熟政治家风范,但一到节骨眼就掉链子。他发现卢象升上任以后,并没能遏制清军的气焰。所以,他又准备换人了,你说新督师还没上任几天,就准备换人,这皇帝也太有意思了。国家不亡也会被他折腾完。

    就在崇祯打算换人的时候,一个叫刘宇亮的人站了出来。刘宇亮当时是内阁首辅,宰相级别的人物,看到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也是可以理解的。

    崇祯这傻帽儿还当真了,很高兴地看着刘宇亮,刚夸奖完他,刘宇亮立即改口:“我说我去阅兵啊!打仗这事当然有专门的人负责……”

    崇祯愤怒了,他最讨厌别人忽悠自己。其实,首辅大人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