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黄河一带挺进;皇太极自己率领大军垫后,换句话说,哪路军队发现了林丹的大部队,就往哪一路冲。

    结果右翼发现了林丹的大部队,其时,林丹还在半路上逃,正到达黄河边上,听说后面追兵来了,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抢渡黄河。

    皇太极突然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停止追击。皇太极满意地对大家说:“敌人已经逃离老巢,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到达,让林丹纠结去吧!”

    正史夸大了皇太极这次出征成绩,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次出征并没有捞到多少实际的好处,但是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还是有很大价值的,让不可一世的林丹踏上了逃亡的路程,这对他的军队士气打击是非常大的。

    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开始了第三次西征,行军的中途得知林丹在青海出痘病死。林丹一死,察哈尔部面临散架的危险,他的长子额哲下落不明。皇太极这下高兴了,一方面着手收十林丹的余部,一方面派遣多尔衮等人查找额哲的下落。

    多尔衮踏遍青海许多地方,偏偏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1635年三月末,正在多尔衮苦恼的时候,忽然林丹的大妃带着一千五百户众前来投降。多尔衮惊喜万分,谁知额哲不在其中,惊喜打了八折。

    可是,随后多尔衮从大妃的口中得知了额哲的下落,惊喜顿时又翻了一番。这个大妃史称囊囊太后,又叫囊囊大福晋,是林丹八大妃之首,归顺清朝后改嫁皇太极,一直活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才死。

    有了地址,就可以按图索骥了。五月二十七日,多尔衮连夜造船,渡过黄河,抵达了额哲的住地,将林丹的妃子苏泰太后和她的儿子额哲一同抓住。这个苏泰太后后来改嫁为舒尔哈齐的第六子济尔哈朗。多尔衮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他不光找到了察哈尔部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还找到了另一件宝物:传国玉玺。

    多尔衮不知从哪儿得来的小道消息,听说传国玉玺在苏泰太后的手中,便向她伸手。多尔衮伸手,很少有人能拒绝,何况是阶下囚苏泰太后。多尔衮拿到传国玉玺后,非常兴奋,让人急报皇太极,写着:“我偶然拿到了传国玉玺,这玉玺以前就藏在元朝大内,后来被元顺帝带到沙漠里,自从应昌沦陷后,玉玺就失去了下落。两百多年后,有牧羊人在一个山冈上看见一只山羊,三天不吃草,用蹄子刨地(莫非这羊也想当皇帝)。牧羊人发现,觉得奇怪,便掘地,发现了传国玉玺。最后玉玺被元朝后裔博硕克图拿到,林丹灭了博硕克图后,玉玺又落入林丹的手中。”最后,多尔衮不忘拍马:“皇上你洪福齐天,这是老天赐给你玉玺,将来统一大业就指望皇上了。”

    应该说,对待投降者皇太极是非常优待的,除了封额哲为亲王外,皇太极还将次女嫁给他。额哲的归附标志着曾经强大的察哈尔部终于土崩瓦解,皇太极通过自己的权柄和智慧统一了蒙古。

    联姻与整人

    对于额哲的归降,皇太极是非常重视的。在皇太极阵营里,跟着他打天下的往往还不如中途投降他的。

    之后的场面是大家习惯的,皇太极热情又礼貌地接待了额哲等一行人。战败的一方对皇太极非常臣服,而皇太极呢,也对战败的一方非常尊敬,大家在友好又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了宴会。林丹的老婆和女儿中不乏美女,宴会的过程中,皇太极等人酒不醉人人自醉。

    皇太极一边喝酒,一边联想到联姻。联姻是个政治策略,既可以稳定察哈尔部的人心,又可以往自己的后宫里引进几个美女。皇太极这招一箭双雕。

    皇太极首先给自己比较看不惯的人联姻,也就是大贝勒代善,自从打掉阿敏和莽古尔泰后,代善就是硕果仅存的老资格领导了。代善娶了林丹的妹妹泰松格格。接下来皇太极又把自己的第二女嫁给额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