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不是带着全军逃跑,而是带着一小撮亲信偷偷逃跑,当然带上这些日子抢过来的东西,以备东山再起之需。孔有德的想法很缺德,他连夜逃跑,以为可以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实在是错了。当兵的都不是傻子,主帅一逃跑,大家很快就知道,顿时城内乱作一团,大家抢着跑。

    没想到逃到海上的时候,竟然也能遇到埋伏。孔有德得意扬扬之时,万没有料到黄龙会出现在前方。黄龙是谁,以前皮岛的总兵,也就是孔有德的顶头上司。当年孔有德投靠孙元化就是因为在黄龙这个人手下很难混,可见黄龙的厉害。

    这场海战俨然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屠杀,毛文龙之子毛承禄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被抓住的,而孔有德呢,常年在外混,练就了一流的逃命水平,总算捡回一条命。

    毛承禄被送到北京后,享受了跟袁崇焕一样的待遇。

    孔有德痛定思痛,现在整个大明帝国都在通缉自己,抓到了肯定是杀千刀;要想保住这条命,睡个安稳觉,只有推翻大明了,但凭自己的能力是完全不可能的。放眼四顾,在这世界最有可能推翻大明的还是皇太极,当时李自成还没有出头。

    听说孔有德投降,皇太极非常欢迎,不仅欢迎,还用满洲最高的礼节接待他。皇太极让孔有德和耿仲明享受到贝勒的待遇,丧家犬孔有德自然感恩戴德,要为皇太极做点儿实事。孔有德为皇太极挖过来一个人才尚可喜。

    第六章 消灭林丹汗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联姻也是安内的一部分。虽然皇太极首先给代善娶老婆,但这并不代表他跟代善关系友好,只是出于一种尊敬长辈的礼貌。皇太极一如既往地看代善不顺眼,而且是越看越不顺眼,一个人权力yù望膨胀之时总是看不惯那些分享他权力的人,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终于啃掉硬骨头

    林丹是努尔哈赤的死对头,努尔哈赤解决不了的问题遗留给了皇太极。

    天聪元年(1627年),林丹汗对蒙古的几个部落发动进攻,准备搞垄断经营。这些部落联合起来,组织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双方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大打出手,两败俱伤,而且伤得很重。

    林丹在当时的漠南是个一号人物,没几个人敢得罪他。这些小部落纷纷寻求皇太极的庇护,皇太极欣然同意,于是该集团组成了以皇太极为盟主的军事同盟,共同对付林丹。

    第二年二月,皇太极率领一支精锐的骑兵在大凌河上游击败察哈尔部落的一个分支多罗特部,俘获一万一千多人。九月六日,皇太极再次以盟主的身份,调集各个部落的兵马,亲自去征讨察哈尔部,一直把林丹追到兴安岭,俘获大量的人马。

    像林丹这样的大财主,皇太极这两刀只能算是给他放放血,而林丹就是血气足。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后患,只能割下他的脑袋,放血是不管用的。

    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决定玩点儿大的,一举拿下林丹,统一蒙古。出征之前,皇太极对各个蒙古部落训话:“林丹这老狐狸很不厚道,现在我亲自率大军去征讨。为了保证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必须军纪严明,你们要把我的命令传达给你们的将士,大军一旦起程,一切由军法说了算……”

    四月二十二日,大军来到兴安岭,围着兴安岭绕了一圈,连林丹的影子都没看到。后来皇太极才知道,原来军中有几个亲察哈尔的蒙古jiān细,早在林丹出征前就偷偷骑着快马跑出去报了信。林丹听到皇太极大军来犯,带着整个部落的人往青海逃去。

    这次出征虽然没能抓住林丹,但收获还是不少。

    五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将大军分成三路。左翼方面,阿济格率领一万蒙古军,扫dàng大同、宣府这一带的察哈尔余部;右翼方面,济尔哈朗和岳托率军两万,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