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本来就看自己不顺眼,给他逮住错,那还了得。事实上,阿敏猜得没错,皇太极就想整他。
阿敏硬着头皮跟孙承宗打了一仗,结果五千人死得只剩千余人,阿敏自己也挂彩了,这才心安理得地逃了回去。就此,北方四城在阿敏手中全部丢失,整个时间只用了五天。听到阿敏逃跑的消息,皇太极当然非常气愤,非常震惊,非常失望。表演完这些复杂的情绪后,皇太极才平静下来,开始着手整阿敏,在这次事件中,阿敏又犯了一个皇太极非常忌讳的错误,他逃跑之时杀掉了大量归顺的汉民。
皇太极问他:“我说仁政,你是不是当耳边风?”
阿敏无语。
皇太极又说:“北方四城你丢的速度可以进吉尼斯纪录,想必你很自豪吧!”
阿敏还是无语。
皇太极最后说道:“沉默就代表默认。”
怎么整阿敏呢?皇太极分五步走,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旨在让阿敏心服口服,哑口无言。
第一步是没收赃物。皇太极说:“以前我体谅阿敏打仗辛苦,三次让他把战利品带回家。这次,他居然抛弃我打下来的城池,杀害归顺我的老百姓,还把城里的财物都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实在难以容忍,现在我必须没收他的赃物,全部充公。”
大家都知道贪污受贿是不对的,皇太极这个做法让大家心服口服。
第二步是不让阿敏入城,听候惩罚。阿敏郁闷了,作为后金国的第三号领导人,享受这种闭门羹待遇,应该说是他始料未及的。更可气的是,皇太极允许他的士兵入城,就是不准阿敏进来,换成谁估计也气得差不多了。
第三步是审讯,有问题的人一个个审,谁也别想逃脱责任,而且皇太极亲自到法院旁听。审讯的问题围绕着:为什么弃城而逃?为什么贪财怕死?为什么不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为什么把归顺的老百姓大批屠杀?
阿敏估计自己没法回答得让皇太极满意,干脆全部认罪。
第四步就是关押了。当然了,口才了得的皇太极少不了要对大家来一段训话。皇太极来到监狱里,看着这些曾经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潸然泪下,问道:“才几个月的时间,难道明军突然就神灵附体了?哪里有什么神仙魔鬼,都是你们没有斗志啊!那些汉人,打起仗来什么德行我们早见过了……”
皇太极动情的演讲结束后,监狱里哭声一片,大家都泪流满面,包括皇太极自己。最后,皇太极微笑地离开监狱。
第五步是甄别好坏,问题大的就处理,问题小的可以留用。表面的规则是作战勇敢的可以留用,贪财胆小的继续关押;真实的规则是阿敏死党坚决打掉,不是死党的都可以出狱。
五个步骤走完之后,皇太极才真正开始动手对付阿敏。正像阿敏的名字一样,阿敏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皇太极召集了所有的贝勒大臣讨论阿敏问题,让他们放心地揭发和控诉。贝勒和大臣们不负所望,经过详细的材料分析,整理出阿敏的十六大罪状。
这些罪状经过专家组讨论过,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有根有据,阿敏就是长了翅膀也难脱身了。
总的说来,阿敏的罪行就一点:对皇太极有意见,有非分之想。
皇太极是一个仁君,没有处死阿敏,只是把他幽禁起来。打掉阿敏集团是皇太极树立个人权威的一个开始,独裁不是一天能做到的,皇太极能够做到有步骤、有程序、有条理地掌握独裁权力,已经说明了他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得上英明。
围攻大凌河
孙承宗收复北方四城后,亲自巡关,经过实地考察后,他建议崇祯现在最要紧的是修复大、小凌河两城,这两城就像两把锁链一样,可以和山海关连成一条防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