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白质发生热变性,为点浆做准备。打虎亭豆腐图中并无煮浆这道工序,可能被绘者省略了(就像李时珍《本草纲目》省略了“镇压成型”工序一样。因为画像石表现的就是厨房里的场景。我国传统的土灶煮浆法简便易行,煮出的豆浆制成的豆制品有一种独特的豆香味,民间仍沿用。煮浆的温度必须控制好,一般92c以上时,皂角素就被破坏了,100c以上,蛋白质就彻底变性,须立即停火出锅,以免影响豆腐品质。点浆:点浆的时候,一边加凝固剂,一边要沿同一方向不停搅动,直到浆液中出现芝麻大的颗粒时停止搅动,加盖保温,沉淀,半小时后即可包裹压制。打虎亭豆腐图4所示即是点浆的场面。图中一人,手执长棍,在缸中不停地搅动,凸显了点浆的技术要点。可以看出,当时做豆腐是通过加入凝固剂来使豆浆变成豆脑的,而不是不用凝固剂的自淀法。因为自淀法根本不需要搅拌。容器的选择可能跟温度的把握有关,因为点浆是豆腐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不但要把握凝固剂的添加剂量,还要掌握点浆时的温度。一般豆浆的温度在7090c之间,要求保水性好的产品如水豆腐,温度略低一点,常在75c—80c之间,反之,则高一点。当时没有相应的设备来测量温度,其掌握应该全凭豆腐生产者的经验。

    成型(镇压。成型就是将凝固好的豆脑用布包裹放人豆腐箱内加以镇压,榨出多余的煮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c韧性的豆腐。豆腐图5很形象地表现了这道工序。加压时的压力很重要,过重过轻都不行。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很聪明地用一根长棍作为杠杆,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重物,自然比较容易调节对豆脑的压力的大小。这样做不但可以保证豆腐的品质,还可以保证产量。而且,十分简便易行,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将豆腐箱一个个堆叠起来,利用自身的重量去掉多余的浆水,这主要用来做含水量高的嫩豆腐。镇压成型这道工序《本草纲目》中没提,大约是因为常见易为而有意省略吧。

    豆腐的制作,在耿家建的心里有种神圣的感觉,而母亲在这个时候,便像是家里的掌舵者,指挥着家人帮忙,为做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而忙碌着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