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戒杀,则无仁,而缺木矣;若不戒盗,则无义,而缺金矣;若不戒邪淫,则无礼,而缺火矣;若不戒酒肉,则无智,而缺水矣;若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土矣,所以儒家教人行五常,以合忠恕之道;释家教人守五戒,以符慈悲之怀;道家教人修五行,以明感应之灵,根本道理是相同的。
所以,耿家建非常认同这么一句话:儒家忠恕之道,既是佛家慈悲之教,与道家感应之道无异,儒释道只是施设门庭不同,修行之理则是相同也。
耿家建非常庆幸自己在平时看的这些课外书。
也许是由于看这些课外书,才让自己没能尽全力去学习功课,但这也在冥冥中开启了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耿家建继续静下心来,按照初入坐时的要求,数着自己的呼吸,呼吸一次就计一个数。
从一数至十,数完了,再从头由一数起。
耿家建一共数息数了十多个。才进入下一个环节。
下一个环节要求系心脐下。
经过相当时间的数息之后,耿家建思虑渐趋恬静,他按照要求,将注意力集中于脐下小腹,眼虽闭着,但眼光须内视小腹。
书中解释,“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系心在脐能除众病。”其原因是注意脐下,深长细远的呼吸,不但有强健肺部的功能,并具有宁静神经的作用。
书中又说:\"下着安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这是心息相依,其法存心于听息之出入,但不是有声可听,一有声,息就粗浮。当耐心潜神地轻轻微微倾听若存若亡的息,这样一来就愈微愈静。
耿家建继续练着,按照要求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称作凝心。
耿家建按照书中所说,将意念专注在脐下,使心息相依,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心息相依,经过一个时期,心便凝然。
书中说:“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即是修止,名凝心止。”
要求什么都不思量,这就是凝心,渐渐地不觉有手,不觉有身,并不觉有我,但见闻仍然了了,这是定相初现,从此进入心息两忘的境界,就是入定。
耿家建试了试,觉得自己离入定的境界差得还远。
按照书中所说,入定的境界c乃是自然地随着功夫的进程到达的,切勿存心求定,一有求定心,就不能得定;而且反因求定的一念,会引起其他妄想杂念来,因为求定这个念头就是妄念。
书中说,修定三个阶段,并不是机械地排定次序的,倘静坐功夫纯熟。一入坐便可系心脐下,可把数息这阶段取消。
书中最后说了一些禅定完毕后出定的动作,耿家建仔细看着:坐毕出定,将起时,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
真是不错!耿家建称赞不已。
只是自己才刚刚开始练,要是自己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应该会慢慢有所成就的。
耿家建信心百倍,此刻的他沉浸在自己修炼的喜悦中,早已经把什么透视偷窥之类的想法摒除了。
耿家建认真练着,感到全身通透,神清气爽
他微微睁开眼,惊异得发现,他居然看到了墙那边白花花的身体
啊?不经意间,透视的功能打开了?耿家建那颗本已平静的心再起波澜!
内心的渴望如火焰一样熊熊燃起来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