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话的韩熙浩笑了笑没说什么。
大师傅是兴国寺主持在寺院门口捡来抚养成人的,也是主持唯一的入室弟子,天资聪颖,在十二岁时就离开寺院出去云游,在各国的大小寺院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在外的这十年云游中他修习了各国语言,了解了各国的民族习惯,记录了他所走的每个地方。去年归国时,他就已经是闻名全国的佛学大师了,而且因为他并不仅仅专精于佛学,上门来求教的人一度几乎要将兴国寺的大门挤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结实了韩熙浩,清韩熙浩运用朝廷的力量将这段风波压下,否则今时今日兴国寺的大门也不会如此好进。
在大师傅的心里一直很感激韩熙浩所给予的帮助,有人上门求教固然好,说明了寺内却有人才,但人多了不免会影响到寺内之人的修行。
“自古以来,天下久分必合,久合必分。不知大师傅对于我金德皇朝这百年来的基业又有何看法?”昀竹带点认真又带点刁难地向大师傅发问了。
“我金德皇朝有百年来的福泽,恩惠百姓,深得民心,内乱到是不会,至于外敌就不可小窥了,毕竟金德皇朝地广物博,国富民强,很难不会引得其他不屑之徒的窥觎。金德皇朝现在最需要做得就是强兵秣马,士兵们过惯平静无波的日子斗志也会消减,定期进行大型的军事演习是必不可少的强兵方案。人在太平盛世中生活太久了就会忘了居安思危这个道理,而身为统治者就不仅仅是给百姓富裕的生活,还要努力维护百姓生活所处的环境安危。当然了,也不能使用强势政治,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百姓,顶层的牢固靠得就是坚实的基础。”大师傅三言两语道尽了金德现今的局势,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某些方面的见解也与昀竹所想的大同小异,不免得到了昀竹的认可。
“大师傅的分析确实独到,也颇有远见,但是一国的治国策略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出修改。”昀竹说得也属实情。
“这是必然,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政治体系,更何况是有百年基业的金德皇朝,若是说变就变,难免不会引起民心晃动。”大师傅也惊讶于这个看似天真无知的公主殿下竟能将一国之事看得如此透彻而有很有见地,相信她对国家的前景发展已经有了一番打算了吧。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承舟,亦能覆舟。既不能失去民心也不能让百姓胆惊受怕地度日,真的是件让人费心的事呐。”很多事情都能够使用权利将其化为真实,这也许就是她身在皇家的唯一好处吧。
“公主真乃是国家的福星,现今皇朝内能像公主这样为民着想的皇室子弟已是不多,更遑论能有公主这番见地的人更是不曾多见了。”不由自主地就将心中那些赞叹的话说出了口。
“大师傅,这是谬赞了。昀竹毕竟久在宫内,对于社会实况不甚了解,多有疑虑不知该如何解决,往后还望你能多多赐教。”
“你们俩个就别在那里互捧了。晗儿,以后你可以经常来兴国寺走走的,这里有我派得士兵执勤,相对安全,皇帝陛下应该不会阻止你来的。”韩熙浩在外都是叫昀竹的小名,晗儿是锦妃娘娘特别为昀竹所起的小名。
“大师傅以后叫我晗儿就好,不要用尊称。”昀竹知道有浩哥哥帮忙父皇一定会让自己来兴国寺的,所以就忍不住对大师傅特别热心。
“那你也别叫我大师傅了,我法号宏仁,叫我宏仁即可。”
“宏仁?红人,你可真是人如其名呢。”昀竹调笑道。
宏仁心中却不曾出现一丝不悦,反而觉得自己的名字能让昀竹觉得开心真好,不由得笑出声来。
对于这个公主,打心底让他觉得喜欢,很自然的就能够接受她的说话方式。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喜欢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深呢?毕竟他现在是出家人,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