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项发现,但研究并找出故障的原因并非他的责任。他的任务是调整调节器,调整好了一交,就完事大吉。按规定应当一一切断电源,根据一定的顺序测量每条电路。但契热戈夫决定冒冒险,碰碰运气。当然,也不完全是碰运气,而是依靠他锐敏的判断力。如果成功的话,他就可以比规定时间几乎提前四十八小时完成任务。成功的机会是十四分之一。如果不走运,那就得重新开始,整整一天的时间就白费了。

    实验长安娜·彼得罗夫娜打开仪器,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契热戈夫,契热戈夫默默地点点头。在接通电流计的电路之前,契热戈夫往窗外望了望。密密的方格窗扇外是空荡荡的蓝天。他的心揪紧了。

    他倒并不是在求上帝保佑。不过,从他的远祖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那种古老的情感,使他不知不觉地同他的祖母一样,在生活中的某些紧要关头,总要抬头看着城市里狭小的天空,恭恭敬敬地低声念叨几句。祖母那时说的原话(每次都是那么几句,有点象诗),他早已忘了,连祖母本人的模样几乎也记不得了,脑子里剩下的就是这么几个词:“不是祈祷,不求上帝,只愿有个好运”

    电流计的指针指到了预期的刻度。契热戈夫拥抱了一下安娜·彼得罗夫娜。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全部修好,装好,打上了铅封。

    他把工作交代了以后,请阿里斯塔尔霍夫把他的出差期提前两天结束,说他想到诺夫戈罗德去看一个朋友。

    他先去参观了克里姆林宫(指诺夫戈罗德市的克里姆林官,古代俄国某些大城市中心由城墙和塔楼围起来的坚固的建筑群都叫克里姆林。)c战后重建的塔楼c圣索菲亚大教堂宏伟的白色建筑,还买了多棱宫的参观卷,但由于等得不耐烦,没等到放行就走了。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装作是偶然地碰见基拉:“真想不到,太走运啦!并没有专门找你,只是来逛逛诺夫戈罗德这个城市,可你瞧,碰上啦!”即便她不相信,可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

    他耐住性子,绕着俄罗斯建国千周年纪念碑观看上面巨大的青铜浮雕。在那儿参观的人总是川流不息,熙熙攘攘,一边看,一边指着那无数的雕像互相讯问。公爵c大主教c统帅c作曲家象旋转木马似的在契热戈夫的眼前飞旋。要换个时候,他根据参观手册是能够分清这些历史人物谁是谁的,可现在,脑子里什么也进不去。

    他在基拉姑母家门前的售货亭后面坐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等待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好象是要证实什么,要报复谁一样;但后来就只是出于一种固执,脑子也麻木起来。当基拉在门口出现时,他甚至连高兴的感觉也没有了。也可能因为她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好多人在一起,六个人,三男三女。

    “内官”餐厅开设在克里姆林大楼里。青砖拱顶下燃着盏盏烛灯,半明半暗地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契热戈夫在远离基拉的一张餐桌旁坐下来,同桌的是几个乌兹别克大学生。

    基拉衣着华丽,他第一次看见她这样打扮:身穿蓝白相间的条花连衣裙;脖子上围着粗粗的金属项链,或者叫项圈——鬼知道这该叫什么;还戴着手镯。她的嘴唇也涂过了,涂得简直有些妖艳。从一切迹象看,这是在欢庆什么家庭节日,人们频频碰杯,基拉说了几句什么话,大家便去亲吻她。

    契热戈夫要了一瓶酒招待大学生。他很快就喝醉了,一个劲儿求大家不要管他。他汗流浃背,好象有股热气从那边,从基拉身边穿过整个餐厅向他袭来。他还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中看到基拉,看来,她过着一种她自己的,对契热戈夫来说是陌生的生活,她有自己的亲戚c朋友。契热戈夫这时才感到,当他每次离开雷科沃的时候,她并不会觉得寂寞,只是由于他的来到,才使她中断这一切而泛起感情上的波澜。这就是说,没有他,她也能生活。他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