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霍去病领兵击破匈奴,于焉支山下设马场牧马,其后历朝历代皆在此地牧马,太宗时,曾有逾七万匹骏马。武则天篡唐为周后,武备松懈,且突厥反叛,武周几乎尽弃陇右道之地,那马场自然也荒弃了。可如此一来,武周再无骑兵,更难与突厥铁骑争衡,只得任其肆虐。
天下良马有三种,乃是大宛马c乌孙马与吐谷浑马。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至乌孙,乌孙王赠其乌孙马数十匹。待张骞回到中原,汉武帝见了那数十匹乌孙马,欢喜之极,赐其名为“天马”。而后又得大宛马,发觉其比乌孙马还要神骏,便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将“天马”之名赐予了大宛马。
时光荏苒,至今日,乌孙马已为数不多,且大多为西域c草原各部的贵族所有,而大宛马更是如凤毛麟角一般,王登白与王芷兰那两匹,也不知是以多少金银珠宝换来的。如今西域尚有不少吐谷浑马,不过吐谷浑马与突厥马只是伯仲之间,而突厥人又是活在马背之上,骑术远胜中原人,是以到时未必能甩脱突厥人。
泥涅师微微一笑,道:“习兄弟不必担心,我薄有资材,正可相助!到时我会派族人前往西域搜罗良马,管教你有快马数千匹!”习伯约闻言一惊,道:“泥兄,这数千匹骏马可非小数目!”泥涅师长叹一声,道:“若不能复国,这金银财宝又留有何用?”习伯约不禁万分感激,起身恭敬施礼道:“先谢过泥兄之德!”泥涅师道:“习兄弟不必多礼!我也非是平白相助,只愿你战败突厥后,能领兵随我回波斯,助我打败大食c光复故国!”习伯约心道:“光复李唐才是头等大事!到时能不能随你去波斯,便要听凭皇帝吩咐了!”不过他自不会讲出,只是问道:“不知大食的军队战力如何?”泥涅师道:“想来总是不及突厥的!所以你若能战胜突厥,自也能打败大食!”习伯约点点头。而后二人又聊了一会,习伯约方才告辞而去。
又过二日,朝廷果然颁布诏令,习伯约以武举异等补左千牛卫中郎将,而王登白则以武举异等补千牛备身,另有三人补备身左右。张昌宗亲自回到府中,领着习伯约前往皇城。
二人坐于马车之中,张昌宗喜形于色,笑道:“贤弟,日后有你在宫中照应,为兄便安心多了!”习伯约只是笑而不语。张昌宗嘻嘻一笑,又道:“宫城与东宫相邻,日后你自可与裹儿相见!”习伯约闻言,自然欢喜,不禁嘿嘿傻笑。
二人入了皇城,来到左千牛卫的官署。张昌宗亦曾为左千牛卫中郎将,左千牛卫中有不少人是其旧部。如今张昌宗身份更为尊贵,千牛卫中的将官自然对其更加恭敬。左千牛卫大将军杨知庆亲自迎接,与录事参军为习伯约发了官服c鱼符及千牛刀。《庄子》中所载,庖丁解牛千头,所用之刀锋利无比,后世便将帝王随身所携御刀名为“千牛刀”。胡魏时,拓跋氏以御刀赐宫中宿卫,方有“千牛卫”之名。千牛刀长为二尺五寸,金光闪耀,习伯约只觉入手沉甸甸的,知是以纯金打造。
杨知庆虽是武则天的表兄,却也对张昌宗执礼甚恭。三人到内堂坐下,杨知庆将千牛卫的职守对习伯约细细说了。千牛卫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千牛将军统其曹务,千牛备身掌执御刀,服花钿绣衣绿,宿卫侍从,备身左右执弓箭宿卫,以主仗守戎器。朝日,千牛备身冠进德冠c服袴褶,备身左右服如三卫,皆执千牛刀c弓箭,升殿列侍御座左右。帝射,千牛将军率属以从,将军奉弓,中郎将奉矢。帝行,千牛将军前执辔,中郎将一人执千牛刀陪乘,左右卫大将军骑夹,千牛备身c备身左右执千牛仗。
杨知庆又将同僚一一引见。左c右千牛卫各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二员,杨知庆乃是左千牛卫大将军,将军现今却只有一员,正是害死骆宾王的林迎。自骆宾王被害已过去了十一载,林迎自然苍老了许多,习伯约却一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