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水了,就递给姚思远,摆出一副师傅的派头对她说:“小姚,去打壶开水来。以前都是杨大花主动去打的。你们年青人多跑跑腿没问题。”他说话的同时,嘴里愤出浓浓的烟味。

    “好!开水房在哪里。”杨大花接过开水瓶问道。

    “就是右边走廊的尽头,有个电热开水器。”

    当姚思远打回开水时,邓科长马上给自己泡了杯荼,还没等荼叶泡开,就急忙喝了一口,然后坐下来拿出几张报表查看。

    这时,上班时间已经到了,她问科长:“怎么不见老黄来?”

    “刚才在路上他碰到我,他说他直接下车间。”

    “科里有什么事要我做吗?”

    “下午你帮我抄些报表就行了。”邓科长抽着烟,看着报表,头也没抬地回答。

    姚思远见科长不怎么理睬她,就不问科里的事了,觉得这样自己会自由些。其实她心里早就有打算,在她生产实习期间,要重点调研一下有关玻璃瓶的原料问题,因为她必竟不是刚走向社会的毛孩子,而且在玻璃厂已实践了三年多。对于工作和学习方面,她有很强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她明白,如果短短的几个月内在厂里各车间面面具到地学习,那将一个问题都不会搞得清楚。她要定向地研究一个课题,她早在配料班工作时,已深感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很大。她已经把自己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浅折玻璃原料各主要化学成份对成品质量的影响”。这个题目无论是深度和广度来说,无疑是大了点,但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逼使自己多学点东西。

    昨天她看了些有关厂里的一些资料,她对厂里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在车间看一看近期的原料配方单,她就想重点到车间去调查研究,必要时,自己还要学点化学分析,亲自做做实验。

    “邓科长,我怎么没有看见有我厂里近期的原料配方单呢?”姚思远翻完了所有的邓科长给她看的资料问道。

    “配方单你看了有什么用啊?那东西天天要跟据实际情况变的。你还不如天天到车间去看他们配料和制瓶吧。”邓科长嘴里是这样说,其实他心里是想留一手。他想,我在玻璃行业摸索了几十年,才有些经验写原料配方,要是那么轻易地给她学去,那我以后的饭碗不就丢了?他明白,眼前的这个大学生是和杨大花大不一样的,她是有真才实学的。而杨大花,你就是手把手教她,她还不一定学得会,所以他对杨大花是毫无介心的。

    姚思远见邓科长这样说,她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她不想再强求人,就对科长说:“那好,我就多下车间看看吧,不过,你要下个通知给各车间和有关部门,好让他们知道我到那里是怎么回事呀。”

    “那肯定的,通知人劳科早就下了。你尽管放心去吧,有什么问题回头再向我反映。”邓科长一边喝荼一边对姚思远交代。

    自那以后,姚思远就很少上办公室,除了邓科长叫她有事情回办公室外,一般她都在车间里转。她每天都要到配料一班去查看原料情况。车间每天按技术c检验科下达的配方转交给各配料班,她就可以从工人手中拿到原料配方,再结合制瓶情况及化验室对原料和成品化学分折的数据,以及成品的物理性能的数据,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实验数据。一有空他就到科技图书馆查看有关专业资料作为参考。有些项目,她认为有怀疑的,就到化验室去亲自动手做分析(对于玻璃分折的主要项目,她按操作规程练习几次后,按标样,确认她自已分折的数据在精度范围内,她才采用)。她每天上班不辞劳苦地按部就班做她要做的事情,二个月下来,收获不小。她已对她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结论。按照她在广州教学实习时学到的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大量的有关参考资料以及她现在实践经验,她基本上能按不同等级的原料(等级不同,化学成份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