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刚去道观最不适应的不是吃,而是寂寞,虽然道观里看上去人不少,一开始和人家并不熟,除了每天吃饭时点点头打打招呼,其他时间基本不打交道,我又不是出家人,用不着干活,吃完饭闲着没事只能到处逛了,先是把圆明宫周围都逛了一个遍,圆明宫处在一座山的半山腰,背靠大山,面前有一个山谷,山谷对面还有座山,整个圆明宫被绿树环绕,那些树可不是一般的树,门口有两颗数百年树龄的老银杏树,据说是一公一母,母的会结果实,果实山上叫白果,公树不会结果,但是如果光有母树没公树也不能结果?所以说这一对老银杏树是一对夫妻。
我去的季节白果基本已经落光了,偶尔还会掉落几颗在地上,白果主要是指里面的果核,而外面那层果肉腐烂后奇臭无比,沾到手上那味道得洗好半天才能消失。
除了这两颗老银杏树,周围还有很多巨大的楠木,随便一颗都是一人抱不过来的那种,据说其中一些也是好几百树龄的,可见圆明宫历史有多悠久了,后来在道观内一个台阶角落里不起眼的石头雕刻上看到这个雕刻出品的时间,居然是明代,楠木在现在都是非常名贵的树木,木质很坚实所以长的很慢,扔到水里都浮不起来,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也正因为如此,在国内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了,所以这里这么多大楠木真是很宝贵的。
当然,最多的还是山上随处可见的杉木。不知为啥,我很喜欢这些不会说话的大树,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健康和茁壮吧,心里老想着我的身体要和它们一样健康和茁壮多好,也有可能是潜意识中觉着这些树肯定很值钱,要是我的多好,哈哈。
我经常去摸一摸锤一锤它们,有时候会站在那里看这些树一下午,像个傻子。
顺着道观右边一条小路,走不多久就能看到一片低矮的茶树,这是道观里的茶园,平常这里一般没人,我偶尔喜欢来这里坐坐。
顺着这条路再往道观后面走,穿过一片小树林,会看到树林中有一个墓地,墓地是圆明宫一位去世的郑姓老道的,传言说这位老道活了120多岁,我刚到道观的那天还碰到一个外地练气功的人来圆明宫找这老道,说是老道晚上给他托过梦(神叨叨的我不太相信),墓地前有一块墓碑,墓碑背面大概记叙了一下墓中人的生平,出生于何时,家乡何地,何时何地入道,最后什么时候羽化登仙,这就是一个普通道士的一生,在他那漫长的一生中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多少奇闻异事,这些都随他一起长眠,永不再为人所知。
道观的门前面是一大块空地,地下的土被踩的很实,扫的很平,在上面走着很舒服,空地左边就是那条我们来时走的小路,这条小路在空地前拐个弯直往山下延伸,是通到山下一个叫中兴镇的小镇,这条通往山下的路一般极少有游客走,基本都是本地山民和道士下山赶集时走的,我后来也经常走这条路下山到中兴镇去赶集,单程走的快差不多要走一个半小时,来回路上就差不多三小时,其实走到镇上一般也没什么事,有时只是去吃一碗面又回来,只是太寂寞了,想去热闹的地方感受一下人气,又或者是太无聊,就想活动下筋骨。从山下到镇上的路两盘是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路边都是大片的绿油油的麦田(或者是油菜田),田边种着一些看上去很古朴的桑树,远处的薄雾中隐隐约约的是一座座农居,屋顶上飘着渺渺的炊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