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引荐到怡芳院。面临绝境的吴侃以状元之才,以每年一百两文银,预支十年的代价,屈身在怡芳院当教习。1,马谏要回瀛州,为自己花光了所有的银钱,2,自己的赶考盘缠是乡亲们凑的,从小是梅花村的乡亲养大的,要报答3,恩师已年迈,正是需要自己奉养的时候。吴侃觉得他已不是为自己活,首先要把上面那三项做到。
吴侃,马谏这一对一起长起来的同窗好友洒泪而别。一千两在瀛州梅花村是个大数目。吴侃已对马谏说好怎么分配。十两做马谏的路费,自已留了十两。其余的一半给恩师梁先生,一半给梅花村的孩子教育上用。
鸨儿娘对吴侃还算客气。怡兰到怡芳院,已是吴侃十年之约最后一年了。正是怡兰这个学生让吴侃在怡兰院自愿留下。
吴侃在怡兰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面对梁先生的时候。
一日,吴侃随口吟诵:“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而一旁写字的怡兰接道:“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吴侃惊异怡兰的才学,这一句简直可以和咏絮才女谢道轀比拟,又很辛酸,一个7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苍老的心境。
让吴怡决定留下来帮助怡兰是因为一件事。
吴侃让怡兰以“仁政”为题写一文。
怡兰开篇写道:“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接下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吴侃觉得:整篇文章虽然都取自于圣人之言,但是一个7岁的女孩能就地取材,根据题目写成这样已是很不容易。怡兰如果留在怡芳院,这辈子就毁了。自己要帮帮怡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