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话的份上,不要随便把自己卖了,就算卖,也不要先抽烂了脸蛋。

    宁王府的丫鬟过得胆战心惊,除了不能随便拖出去卖以外,侧妃和姨娘过得也不逞多让。冯氏时常把人叫到正院,以叙旧为名c行欺辱之实。她还时不时,一言不合就挥鞭子。

    王德妃懒得管,宁王不敢管。

    于是乎,宁王的后院怨声载道,但迫于冯氏的淫威,所有人都只能咬牙切齿地忍着,在心里默默念叨先王妃万氏的好。等到夜深人静,有些人还会偷偷抄上两篇《往生经》。

    ————————————————

    今日的京城,就像是拉开序幕的戏台子,好戏一波接着一波。围观的群众纷纷表示,剧情走得太快,有点儿应接不暇了。

    早晨,消息灵通者还在谈论着姜贤妃,能够奉诏留宿宣华宫是何等的恩宠。有些人还在暗地里猜测,如果太原王早出生个十几c二十年,说不定就没有晋王和宁王的事儿了。

    午后,有人惊见宁王府的大门被近卫军给了个严严实实。霎时间,类似“宁王府被围,到底为哪般”c“晋王放大招,宁王遭禁足”的小道消息,顿时传遍京城。

    登上世家这条船上的大臣,虽说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四处奔走,但也打算与王尚书来了个不期而遇。

    听起来十分精彩,但别以为这就是结束。

    黄昏,京城的主街出现一队风尘仆仆的兵马。他们娴熟地掌控着坐骑,向着皇城的方向奔去。风沙泥泞过后,有那眼尖之人,一下子就认出为首的东陵伯。

    这是东陵伯率领舰队,护送运粮船回京了!

    然后,有位路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亲眼看见宁王妃的车架,正着急忙慌地向着东陵伯府驶去。

    有间茶楼,雅间。

    金貔貅把脑袋伸出门外,听了满耳朵的闲话。他合上房门,一屁股坐回自己的案席,提起酒壶为自己满上。

    澄清透明的酒液,在半空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带着淡淡青竹香气的酒香弥漫开来,这是一壶价值千金的竹叶青。如果金家不是有间酒楼的老板之一,他有钱也不一定能喝上这壶酒。

    金貔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有些幸灾乐祸地嬉笑,“嘿嘿,就算着急回娘家探望父亲,也不是这样火急火燎的,东陵伯都还没有从宫里出来呢!”

    他扭头向身边的人挤眉弄眼,“陈兄,你说宁王该不会真的犯事儿了吧,宁王妃才这么着急回娘家搬救兵?”

    陈幼安的嗓音一如既往地冷清,“也许是,也许不是。”

    金貔貅也不在意好友在打哑谜,反正该知道的事情自然就会知道,聪明人的处世之道,就是不要太过好奇,也不要多管闲事。

    他暗地里嘀咕一阵子,便抛开这个话题不提了。

    他夹了两片炙羊肉,又接连灌了自己两杯酒,而后不知想到了什么,表情居然难得的正经。

    “陈兄如今还在刑部挂职吧,虽说有正经的差事在身,但探花郎不在翰林院待过,终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大碍,但长久以往,对陈兄的仕途只有弊而没有利”

    金貔貅的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了。

    一般来说,科举的前三甲都要在翰林院待够三年,然后外放c回京,至一趟下来,快则需要九年c六年,慢则需要十几c二十年。但回京后,他们就不再是原来的小小翰林,而是手握实权的京官。

    如果有魄力c有机遇的,再混个十年c八年,也许就可能成为一部尚书,成为真正的权臣。

    想要成为那样的权臣,首先要一份无可挑剔的履历,不能留下给人攻讦的把柄。譬如,科举前三甲c翰林院c外放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如今的陈幼安,跨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