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 陆绍江说的孔府规矩     《孔府内宅轶事》:孔府有个祖传的习惯,就是所用物件都是祖宗传下来的。     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件不能少,新的东西一件不能添。     就拿忠恕堂这一个厅堂来说,室内摆设一百三十多件,如镀金花盆、古铜罐、玉花篮、小铜鼎、古铜鼎、昌黎集博古灯、沉香凤凰山、古铜穿衣镜、玉镜、自鸣钟、玉片钟、大理石方几、檀香笔筒、六棱宫灯、竹根狮子、琴桌、罗汉塌、小片金炉、碧玉碗、霁红瓷瓶、御赐书、多宝阁、玉鱼龙花插、珊瑚盆、流苏灯、汉扁瓶、景泰瓷鼎、硬木刻花脚榻、玉香亭、御制诗文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尚书精义、行宫图、八大家字帖、蒋廷锡条山、山水高挂达、唐寅山水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多少代就摆在这里,不论大小,一件不能随意挪动,也不能随意添置新的用具。     但民国以后,毕竟也随着社会进展有所变化,后来在孔府里也添置了玻璃穿衣镜。     孔府以外的人家有一面玻璃镜子,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在孔府,不照古铜镜子,而照玻璃镜子,却好像是一次了不起的革新。     “秦武烈王举过的龙文赤鼎”     《史记》: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卫伯玉醉酒时叩过的晋胡床”     晋惠帝司马衷还是太子的时候,大臣们都认为他淳朴天真、不堪重任。     卫瓘想上陈晋武帝废太子,但每次都不敢说此事。     后来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在陵云台摆宴,卫瓘假装醉酒,跪在武帝床前说:“臣有事想要说。”     晋武帝问:“你想说什么呢?”     卫瓘欲言又止,犹豫了三次也没说出来,最后只能用手叩了叩晋武帝坐着的胡床,道:“这个座位可惜了!”     晋武帝知道了他的意思,但他不欲废太子,于是回道:“你真的喝醉了吧?”     从此以后,卫瓘没有再提起过此事。     贾后因为这件事对卫瓘怀恨在心。     《晋书》: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     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     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     帝曰:“公所言何耶?”     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     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     瓘于此不复有言。     后由是怨瓘。     “南朝乐昌公主碎过的扑翠凤凰镜”     《太平广记》: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     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乃破一镜,人执其半。     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於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     及陈亡,其妻果入杨素之家。     德言遂以正月望日访於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出半镜以合之。     仍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姮娥影,空余明月辉。”     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还其妻,仍厚遗之。     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     “五代时冯可道雕板印刷的《尚书精义》”     当初,后唐明宗时,宰相冯道、李愚请示让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刷出售,朝廷同意。     丁巳,刻板完成,进献朝廷。     从此,虽然世道大乱,但《九经》的传布仍然很广。     《资治通鉴》:初,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