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了立夏,一直迟迟未来的梅雨季节,终于降临的。

    果真如青青所言,这些日以来,天空便一直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基本上都是细如牛毛的碎雨,偶尔白日里,也会来一场忽如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生疼生疼的。

    升平有些为难起来,她家的米缸,已经空了。

    王家村的很是偏远,村民们基本上家家都种了粮,自给自足还是没问题的,可升平是一个孤女,伍叔生前倒是有两亩地,可是她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干脆将地租给了王婶家,王婶也不好白要,每年年底给她石大米当租。

    可这里年底,还远着呢。

    因为雨势的原因,通往村的地面基本已经是烂的不能走了,脚陷进去得费老大劲才能拔出来,里长他们下田都是赤着脚,将裤腿挽的高高的。洗衣服也不去柳溪了——听王婶说,柳溪现在已经涨成一条小河那么宽了,水更是有一人多高,可千万别去,前几日还淹死了一条狗呢。

    衣服永远是潮乎乎的,阴不干,被褥简直不能躺,她这几日已经开始感觉身上酸痛酸痛,土坯盖的房总有渗雨的地方,拿了盆去接,这屋就开始滴滴答答,像是一场钟鼎演奏般的不停歇。

    这都可以忍耐,可是空空的米缸和已经见底的盐罐,却让她坐不住了。

    无奈,只有找上了王婶家的门。

    青青去猪圈喂食去了,听见了她的声音,连忙跑到了正屋,惊奇道:“咦,伍月姐,可都好几日没见到你了呢。”

    梅雨季节男人们忙,女人要做的事情也不少,家里缝缝补补,屋该贴的贴,该抹灰的抹灰。字也是没法练了,所以他们倒是有些日没见了。

    升平冲她点点头:“你若是得空了就上我那玩去,反正两对门的,也方便。”

    青青看着王婶,撅着嘴巴:“我娘这几日天天让我做针线,你瞧,手都扎成筛了。”

    说罢,举起手放到升平眼下。

    王婶见她又开始冒冒失失的,气的骂她:“转年都十的大姑娘了,连双鞋底都不会纳,日后怎么办?做了这几日除了浪费我的布就没见你有什么长进,还好意思到处宣扬去。”

    青青不高兴的顶罪:“谁说就都要会纳鞋底的?那针又粗又长,鞋底又贴那么多层浆糊和布,一层糊一层的,手都磨破皮了也穿不进去,我宁愿日后天天喂猪也不去做那个。”

    王婶见她死不悔改,气的浑身直哆嗦:“都是你爹将你给惯坏了,你今天若是不纳好一双,晚上就别吃饭了。”

    “不吃就不吃。”青青也气的扭脸就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孩,真是”王婶气的话都说不全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屋里还有客气,连忙拉着升平的手,连连自责:“你看我这个老糊涂,家里有人我都给忘记了,哎,真是被这个死丫头给我气的。”

    升平拍拍她的手:“婶别见外了,不是都说了就当我是您姑娘,大丫的姐姐吗?您也别生气了,大丫还小,小孩总是不明白做父母的苦心的。”

    “哎,哪里还小,过了十四,都能说婆家的人了。”王婶叹口气,看着升平:“若是大丫能像你一样懂事,那真是我的福气了。”

    升平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腼腆的底下了头。

    当娘的哪里会觉得自己的孩不如别人呢,王婶这只是恨铁不成钢,若被夸赞的那个人当了真,那才是真傻。

    “对了伍月,来找婶有什么事?”

    升平将家里的情况跟王婶说了后,见她似乎面有难色,连忙补充道:“其实婶若是认识谁家里有余粮的,能让给我一些便好,如今我手上还有一些散碎银钱,便是多给一些也无妨。”

    毕竟,吃饭是大事。

    王婶摇了摇头:“傻孩,都是一个村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