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文宓担心的,不是被山寨的风险,而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在聊茶叶时,文宓被郭辉科普过晋国的市场环境。
晋国州郡极多,大致分为两类——朝廷州郡和勋贵封地,虽说都是朝廷管辖,区别在于州郡的赋税归朝廷,封地的赋税归藩王和公侯所有。
如此一来,就带来市场问题。王公贵族在封地虽然没有管理权,却很有话语权和威慑力,而且,很多家族都有依附于其下的商贾。
在普通州郡,大家各凭本事。一旦要去别人封地做买卖,都要先打招呼,问人家有没有兴趣,有兴趣就合伙,没兴趣便议定赋税之后再考虑开业。
若是有不长眼睛直接去别家封地做买卖,被打上门也是自找倒霉,被打死都没地伸冤。从当地百姓到地方官吏,再到皇帝都会视而不见。就算打不死,上到官府,下到牙行也会各种刁难,玩你个生不如死,想靠独家秘方闷声发大财,绝不可能。
糕点一事给文宓提了个醒,郭辉说有几个藩王已经找过广安公,准备学着制作新式糕点,然后去封地发卖,绝不在京都和长公主抢生意,长公主代表文家象征性收下些份子钱便欣然应允。
没有谁能吃下全世界的饭食,谨遵潜规则,利益均沾才能共同利益最大化。
文宓仔细考虑之后,准备联合更多的人备齐足够的雨伞,在春雨落下前以最快的速度在京都铺开。至于外地,尽量避开豪门大户的封地,最好联合他们,与他们划定各自的经营区域,以此,迅速抢占晋国市场,不给别人太多仿制时间。
他只提出这个想法,就把这问题交给了裴秀和文俶。他现在习惯了逆来顺受,与其事后被质询,不如提前交代。
裴秀和文俶给他点了赞,便找来何曾和甄德一起商议此事。
裴秀找何曾,是因为两家是姻亲,何家旁系有做商贾生意的,人脉广。而且何家封地出家具,家中木匠极多,正好跟雨伞对口。
文俶找甄德,是因为两家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甄德与大多数王族关系良好。
还有一点,文宓不喜欢欠人情。前些日子,长公主帮他置换了土地,又送来许多佃户。虽说是谢他那日援手甄德,可文宓总想着找机会还上这份厚礼。
文宓只负责传话,提供个大方略。具体怎么销售,如何分红他不管,反正有裴秀在,文家吃不了亏。这样广招合伙人比文家做独门生意挣得更多,不光能坐等收钱,还得到了人脉资源。
当然,文宓也落不下清闲。
被开胃菜吊起胃口的何家父子点名让文宓下厨,甄德也有这要求,极力推荐老何曾尝一尝文宓做的糖醋里脊。
文宓很悲催地再次沦为炒菜做饭的厨子,并在饭后被裴秀指派端茶倒水。这一帮客人搞得他一时弄不清自个到底是谁儿子。
裴秀对文宓这几天的表现很满意。
以前,文宓总在他面前摆出谦虚内敛的低调模样,被骂学问差也不反驳。明明一肚子墨水,偏生不显山不露水的,说话做事从不张扬,若不是他找人来试探,指不定文宓藏到什么时候。
他请贾充来,一为拉关系,二为试探。文宓初次到裴家那日正遇上了贾充,文宓表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可是文宓眉宇间那一丝警惕以及刻意客套让他越想越奇怪。
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他发现文宓对贾充的态度跟其他人不一样,礼节上没有差错,可就是透着生分。若不是了解了文宓,真觉察不出来。
他不知道原因,还以为贾充先前的刁难让文宓耿耿于怀,可是,一次宴请之后,他发现似乎不是因为这个。到底为什么,他不知道。
之后三天,他请来三位各有所长的名士。通过考校对比,他发现文宓的经学学问确实不好,而且还不愿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