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连番遇上匪夷所思的东西,我神经都已经被吓成铁了,当下也不管是什么胳膊,直接低头一口咬下去。就听一声强忍着疼痛的呜呜声,憋的跟便秘似的,我一看这长满了黑毛的粗壮胳膊,还是条左手。“五砖?”

    手的主人正是五砖,他是左撇子,否则这座大楼里不会再有人从反方向用这个速度伸手勾我的脖子。他正挤眼咧嘴地猛搓我印在他胳膊上的牙印。“咋地,馋肉啦,这么狠?”

    柳欣艺应该也在这里才对,我赶紧扫视了一下整个屋子,五十来平米,五六张办公桌对着放,大概是过去的对口专业办公室或研究小组办一类的单位,当中摆放了一个看起来过去家庭常用的暖炉,看起来有人曾经在暖炉里焚烧过文件,炉膛外还散落着许多泛黄的纸张和笔记本,柳欣艺被平放在地上,闭着双眼还在昏迷当中。

    我对五砖说:“看来是当年的科学家研究出这种失败作品,愧对组织重托,妄想逃避罪行,焚毁研究资料却没来得及烧完就被揪去批斗了。”

    “屁。”这话却不是五砖说的,把我吓了一大跳,原来在我身后还有一张办公桌,上面盘腿坐着一个人,正在沙沙地翻着一本日记。

    这本日记微微泛着萤光,像极了我和柳欣艺看过的杨毅的秘密日记用的那种荧光笔。“桓头?”我差点喊出声来。

    “那边有一些旧资料,自己看,以后遇事冷静点,别见到个稀罕物就大呼小叫的。”桓头用下巴指了指桌上的一堆泛黄的稿纸和实验记录。

    五砖随手翻开一本一读:“他麻的,都是草书,看不懂啊,搞科研的写字没个看。”

    我抓过他看的笔记也看了一眼,字确实连笔的厉害,根本看不明白。不过有的字写的却是一笔一划,用的是繁体字,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东洋语。

    东洋语其实可以也用汉字来书写,而且意思和汉字差不多,就是发音不一样。比如护士,日语读音是“看沟护”,根本听不懂,但是用汉字写成“看护妇”,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我和五砖赶紧半蒙半猜,居然也弄清楚了这个院所的大致沿革。

    原来这个研究所根本不是什么受冲击的科研机构,而是满洲国时期东洋人秘密修建的一处研究院所,全名叫做大东洋帝国学术院太白山物种研究部,这个帝国学术院就是相当于他们东洋最高的科研机构,和法兰西科学院,英国皇家学院,还有咱们的中科院性质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谁有能耐谁上。东洋的生物学是个备受重视的学科,当时的昭和,现在的平成两个天皇都是海洋生物学家。这个物种研究部高负责人名字叫小仓山文昭,那年代在帝国学术院的生物学领域属于自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手子,还和昭和天皇有同学关系,这让他在一向目中无人的陆军部都被高看一眼。

    五砖骂道:“原来这小仓山是个银,我还以为是山名呢,差点就让这个倭寇死后又占走咱们点便宜。”

    我白了五砖一眼:“你俩眼睛不都是15的吗,当时怎么看的字儿,还小官山,你咋没看成大官人呢?”

    五砖对我说:“不是哥们没仔细看,哥们都快扒眼儿瞅了,实在是油漆都快掉没了,要是我看出有个繁体字,我就是不怀疑小鬼子,也得怀疑到敌特分子头上啊。”

    桓头不耐烦地朝我俩挥挥手,我俩赶紧接着连蒙带猜,这是一本研究日志,记录者叫望月英隆,后面记载了他的小组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秘密研究生体复制的课题。当时德利志国的生物学家们秘密研究“复制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东洋当时和德利志是同盟,不知怎么的就打听到了一点消息,再进一步希望德利志同行透露点信息可就不能够了。德利志和东洋当时结盟纯粹是战略需要,私下里根本没把东洋人当回事,东洋人用上了包括糖衣炮弹和色情间谍等一切能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