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多不赶牛马,不使犁铧,而用一把把铁锨,就能种上了。当初好多家庭,没养牲口,无法借来。就是托关系借来了,还得绑上引绳,用力牵引,驯服。倔强些的,力大蛮横,连人带犁拉着疯跑,弄得晕头转向,气喘吁吁的,还欠下了人情,划不来,不合算。劳力少,子女大点儿的三口之家,拿两把铁锨,一只竹篮,就凑合着种了。身强力壮的男子,在前面握着铁锨,使劲儿插进地里,挖出鸡窝大的土坑,跟着的小孩,从竹篮拿出一颗种子,准确投进坑里,最后的妻子铲来粪肥,一锨锨放进去,埋住种子。

    栽种土豆,需注意的一点儿是,要掌握好土坑的深浅。种子萌发后,嫩芽尽快挣脱束缚,早早透出地面,展开阔大的叶子,一个劲儿的往上生长。栽得深了,厚土闷住嫩芽,长不出来,渐渐腐烂了。栽得浅了,遇上干旱年间,太阳烧烤大地,光热透入地下,种子被烤焦了,成了干瘪的硬块,难以成活。

    土豆种完了,在田埂远远望去,原先光光的地块,经一番栽种,铁锨翻来倒去,变得疙疙瘩瘩,高高低低的,很不平整。刚刚栽过的,地还黑黑的,很是潮湿。早先种上的,已过了一段时辰,风吹日晒的,慢慢变干了。翻起的虚土中,透着好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小缝隙,若果阳光长期照晒,大风吹刮,就会影响种子发芽。所以种完之后,还得拿来一米来长,一尺多宽的,柳条编成的耱子,耱平地块。

    有牲口的耱地,只需卸下犁铧,换上耱子,人站上去,抓住长长的引绳,挥动牛皮鞭子,甩出清脆的哨声,一圈一圈赶着,不久就耱完了。没牲口的,得让小孩坐在耱子中间,自己牵着耱绳,弓着腰身,来来回回转圈。耱过的地,土疙瘩被压破了,变瓷实了,平平整整的,土壤得到了保养,水分不会蒸发,种子很快发芽。

    一星期过后,我们来到地边,看看土豆长得怎么样,最早发芽的,可否有我们的手掌一般大。若是一直风调雨顺,地上阴阴湿湿,芽就发得早,顶开一条条缝隙,长了出来,像茎秆上落下的一只蝴蝶,展翅飞翔。十多天后,所有的叶子都伸展开来,或铜钱一般大,或树叶一般大,或巴掌一般大,碧翠嫩绿,横七竖八交错着,盖住了地面,看不出一点儿灰灰的泥土,像平展展的大地上,瞬间铺上了美丽的一层绿毯。

    村上七八十岁的老人,曾在一块块庄稼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摸爬滚打了一生。他们熟悉农事,经验丰富,是庄稼的行家里手,什么样的粮食都已种过,什么样的荒年也经历过,什么样的苦乐事儿,悲喜事儿,都真切的感受过。到终老时,脸上刻满深深的皱纹,手上长满厚厚的硬茧,佝偻着瘦瘦的腰身,拄一支榆木拐杖,到田间地头转悠,散心,擦看庄稼的长势,感触天气的变化,预测年底的收成。对于土豆,一致的看法是,栽在较为干旱的地里,成活好,长得快,结的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