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沏上三炮台香茶,端来可口的油香,白面长饭,煮来鸡肉,一块儿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聊起各自家庭的事儿,朋友间的事儿,庄子上的事儿,很是随意c投机,像是时光回到了从前,大家是一个村儿上的。过后,人们的话题,转到了砍柴的事儿上了。

    当时,马浪村的山坡峡谷,沟沟坎坎,有各种各样的参天大树,十分茂盛,分布极广,当地人称十道林。一道林估计是一大片,十道林就是十大片,足够大的了。这些大片的森林,国家派出专人,进行严格管护,严禁外人砍伐c破坏。森林周围居住的村民,在划定范围内,允许定期进入林中,清掉枯死的树木c枯枝c烂叶,以防天气炎热,发生火灾。我们那里的人,就是凭这一点儿,才去马浪拉柴的。

    傍晚,拉柴的人,拿着带来的烙馍c斧头c砍刀c绳子c棉衣,先先后后进了树林。借着银色的月光,人们在林中四处穿行,或锯着枯树,或砍剁干桩,或劈去旁枝,这里梆梆梆,那里咚咚咚,各自匆匆忙活。砍倒的树木,弯弯拐拐,长长短短,粗细不一,得劈掉主干上的梢头c叶子,砍整齐,扎成七八尺长的捆子,挪到土坎上,使劲儿背起,走出林子,来到通行架子车的路边,摞起来。年老体弱的,大家去帮帮忙,砍的砍,扎的扎,背的背,不多工夫,就够一车了。出了林子,大家见运到路边的木柴,一堆一堆,高高码着,很是兴奋。

    在一个晴好的天气,拉柴的人,去告别主人,说我们来你家几天了,吃吃喝喝的,让你们忙里忙外,热情伺候,很是打搅了,破费了。之后,赶着骡马,拉上架子车,装上各自的木柴,按原路返回。

    回来时,拉上的木柴,装得满,垒得高,重得很,坑坑窝窝的路上,车不停的左摇右晃,忽高忽低,吃力得很,艰难得多。车子的木板c撑子c辐条c车辕,被压得咯吱咯吱作响,似在不停的呻吟,支撑不住的样子。前面的骡马,使出浑身的劲儿,喘着粗气,蹬直四踢,紧紧扯动套绳,拼命拉着。一路上,或爬上陡坡,或陷入泥坑,或扯断套绳,或翻车爆胎,各种各样的险情,都会发生。可以说,在拉柴的路上,人们吃尽了苦头。

    将要到家时,妻子儿女听到骡马熟悉的铃声,知道拉柴回来了,匆忙跑出来,推的推,搡的搡,帮忙拉到场边,说说笑笑的卸下来,堆在一块儿。看上去,有桦树c榆树c荆棘c柳树c槐树c野果树,还有叫不上名字的。

    不管谁家,房前屋后码了一堆烧柴,是大是小,心里总是暖暖的,感到极为踏实。

    后来,政策好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家富裕起来,人们用上了自来水,摩托车,电灯,电话,电视机,不愁吃穿,更不用为生火做饭发愁,但儿时烧柴燃起的亮光,忽闪忽闪的,还长久的,映照着我脚下的路。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